效后村体

十载村居学养恬,未忘习气有人嫌。

课僮薙草心先快,助仆移梅力尚兼。

不分乌鸦啼锦树,绝怜紫燕傍茅檐。

路逢野老閒相问,新岁凶穰可豫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十年乡村生活学习,保持淡泊,但仍有被人嫌弃的习惯。
教导童仆修剪草木,我内心感到愉快,同时也能帮助仆人移动梅花,力气尚未耗尽。
不区分乌鸦在华美的树上鸣叫,特别喜爱紫燕在茅屋檐下筑巢。
在路上遇见闲散的老人,他们会随意交谈,询问新年丰收或歉收的情况。

注释

十载:十年。
恬:淡泊,宁静。
习气:旧有的习惯。
嫌:嫌弃。
课僮:教导童仆。
薙草:修剪草木。
心先快:内心感到愉快。
兼:同时。
乌鸦:乌鸦。
锦树:华美的树。
紫燕:紫燕。
茅檐:茅屋的屋檐。
野老:乡间老人。
閒相问:随意交谈。
凶穰:丰收或歉收。
豫占:预先预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朝初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效后村体》。诗中,作者以十年乡村生活的经历为背景,展现了自己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首句“十载村居学养恬”表达了诗人长期在乡村居住,修炼内心,追求恬静的生活状态。

“未忘习气有人嫌”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乡野,但仍保留着一些书卷气,这种气质可能让周围的人有所误解或不习惯。接下来的两句“课僮薙草心先快,助仆移梅力尚兼”,通过描述诗人指导僮仆除草和协助仆人移栽梅花的场景,展现出他的勤劳和乐于助人的性格。

“不分乌鸦啼锦树,绝怜紫燕傍茅檐”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乌鸦在华美的树上鸣叫与紫燕在简陋茅檐下筑巢形成对比,诗人对后者充满怜爱,体现了他对朴素生活的亲近和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一句“路逢野老閒相问,新岁凶穰可豫占”,诗人在路上遇到闲适的老人,询问来年的收成预兆,表现出他对农事的关注以及对生活的朴素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恬淡、勤劳、热爱自然和关心民生的一面,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留别王伯洪平章高显卿左丞

幼从翰墨场中出,晚见车书宇内同。

四十年前沾雨露,三千里外犯霜风。

蛾眉共妒婵娟女,鹤发谁怜矍铄翁。

回首束书归旧隐,江南笋蕨满山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病中寄诸友

五福人间有,吾兼疾与贫。

死宁遭疫鬼,生不媚钱神。

采药思方士,贻书荷故人。

城东有别墅,风雨失残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病足

筋寒苦蹠盭,尊足讵能胜。

谁谓行多露,全如履薄冰。

城非靴可踢,阶岂袜堪登。

设有蒲轮召,安车未易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病枕不寐

大率忧兼病,尤非老所宜。

吟愁枯两鬓,时事锁双眉。

瘦削嫌衾薄,醒眠觉漏迟。

拒霜三五朵,应爱北风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