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

孟诸薄暮凉风起,归客相逢渡睢水。

昨时携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

岁物萧条满路岐,此行浩荡令人悲。

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形式: 古风

翻译

忽然感到心中离愁,骑马面对秋色苍茫。
傍晚时分孟诸湖边凉风起,归乡旅人相遇在睢水渡口。
昨日曾共你携手已十年,今日却要各奔东西相隔千里。
沿途景色凋零,满目凄凉,此行旅程让人倍感悲伤。
家中贫困,我羡慕你有微薄的俸禄,想去追随你,却又不知去向何处。

注释

离心:离别的愁绪。
怅然:失落、惆怅。
策马:骑马。
秋天:秋季景色。
孟诸:古代湖泊名。
薄暮:傍晚。
凉风:微凉的风。
归客:归乡的人。
渡睢水:过睢水的渡口。
携手:手牵手。
十年:十年时间。
分途:分开道路。
岁物:岁时景物。
萧条:荒凉、衰败。
满路岐:满眼岔路口。
浩荡:广阔无垠。
令人悲:使人悲伤。
家贫:家境贫寒。
微禄:微薄的俸禄。
何所之:要去哪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凄凉情怀和对未来不确定的迷茫感受。诗中“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突然孤寂和对美好景致的无奈面对。在这种心境下,与朋友相遇,更显得珍贵而难得。

“孟诸薄暮凉风起,归客相逢渡睢水”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渲染了离别时的凄清气氛。诗人借“孟诸”这个地名,暗示了一种时间上的仓促和空间上的遥远。而“薄暮凉风起”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更增添了一份凉意和孤独感。

“昨时携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两句,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中友人分别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难以忘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忧虑。这里的“携手”和“分途”,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离别之痛。

“岁物萧条满路岐, 此行浩荡令人悲”两句,用“岁物萧条”形容秋天景象的萧瑟与荒凉,与“此行浩荡令人悲”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离别时的心境。这里的“岁物”指的是随着季节变化而显得萧索的事物,而“此行浩荡”则是对即将踏上的旅途的预感。

最后,“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拥有稳定的生活(微禄)而自己却处于不确定状态下的羡慕。这里的“家贫”和“微禄”,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未来不确定的迷茫预感,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深切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吾师晋阳宝,杰出山河最。

途经世谛间,心到空王外。

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

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籁。

深知亿劫苦,善喻恒沙大。

舍施割肌肤,攀缘去亲爱。

招提何清净,良牧驻轻盖。

露冕众香中,临人觉苑内。

心持佛印久,标割魔军退。

愿开初地因,永奉弥天对。

形式: 古风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

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清冥信难致。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

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

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

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

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

远途能自致,短步终难骋。

羽翮时一看,穷愁始三省。

人生感然诺,何啻若形影。

白发知苦心,阳春见佳境。

星河连塞络,刁斗兼山静。

忆君霜露时,使我空引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

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

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

永怀掩风骚,千载常矻矻。

新碑亦崔嵬,佳句悬日月。

则是刊石经,终然继梼杌。

我来观雅制,慷慨变毛发。

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贻厥。

东周既削弱,两汉更沦没。

西晋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恶讦。

感叹将谓谁,对之空咄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