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留宿分韵落字

游观值暄秋,饮狎得嘉客。

嵌岩复在眼,徘徊忘还郭。

款款坐向疲,喧喧笑多谑。

短檐近见出,窦乳时闻落。

防闇燎蒸薪,惊虚摇鼓铎。

僮憨榻露处,僧驯茗频瀹。

竟隐谅未能,羡彼高栖雀。

形式: 古风

翻译

正值秋日暖阳游赏好时光,畅饮欢聚结识了佳客。
奇岩美景映入眼帘,流连忘返于城郭之外。
慢慢坐下略感疲惫,笑声连连玩笑不断。
短檐之下景色清晰可见,偶尔听见滴水声落下。
夜晚防备黑暗,点燃薪柴照明,敲响鼓铎以驱赶恐惧。
孩童天真烂漫睡在露天,僧人娴静地煮茶不止。
终究难以完全遁世,羡慕那高飞的雀鸟自在栖息。

注释

游观:游览观赏。
暄秋:秋日温暖。
嘉客:优秀的朋友。
郭:城墙。
款款:缓缓。
疲:疲劳。
窦乳:滴水如乳。
落:落下。
闇:黑暗。
燎蒸薪:点燃薪柴照明。
惊虚:驱赶恐惧。
鼓铎:鼓和铃铛。
僮憨:孩童天真。
茗:茶。
瀹:煮茶。
竟隐:最终遁世。
谅未能:难以做到。
羡:羡慕。
高栖雀:高飞的雀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南岩时正值秋季的惬意时光。他邂逅了志同道合的友人,一同欣赏着山岩美景,流连忘返。他们在简陋的短檐下休息,听着滴水声,享受着宁静。夜晚,他们点燃薪火以防虫害,敲击鼓铎增添欢声笑语。孩童的天真和僧侣的热情款待让诗人感到温馨。尽管诗人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完全隐居于此,但他羡慕那些能在此高处栖息的雀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热爱。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

今日春气至,新禽各啁嘲。

岂无好唇舌,入耳何怓怓。

雊鹆最多端,能以巧自殽。

黄头亦翾给,微吭和且调。

无计颇滑熟,乌鸦与鹪鹩。

自馀不知名,喧呼杂竽箫。

黑衣猥雄黠,昼动固非枭。

均为乐其性,幸此风日朝。

城南六七曲,荒园绕榛茅。

我来感物变,何异在山郊。

惟闻黄鹂至,不闻叫交交。

当由恋幽谷,畏寒还避嚣。

群英盖壤内,小大一逍遥。

得气不足悦,触情遂相辽。

乘墉少年儿,挟弹欲见邀。

所规不满掬,翻令污厨庖。

鹰鹘势险薄,爪长尤善捎。

同群自戕击,此祸极无聊。

深藏务远晦,尚惧形色招。

危机布平陆,况乃纵轻僄。

悲怜复譬释,当鸣讵为妖。

但怀道傍树,信美非其巢。

形式: 古风

春愁曲次刘正仲韵

山翁隐居雁苍谷,春树年年为翁绿。

耕休坐树作劳歌,山光水影相徵逐。

歌成无人祗自娱,行人颇怪歌声殊。

循踪历历见井舍,恐是避秦来此居。

花烟溟濛乱晴雨,山前仓庚后杜宇。

客来不喜亦不惊,但道寒暄无俗语。

山中今岁是何年,黄旗徵树装楼船。

浅村已尽到深谷,逢人未说先凄然。

忧来宛转歌不已,我树非材端后死。

五陵当日蓊如云,如今何处悲风起。

山南老农亦不忧,机浅不为妻子谋。

日高饭饱牛背坐,日晚放牛溪上游。

人生逐名被名误,十年车马长安路。

长安路绝云雾昏,归来弃笔寻农具。

旧游年少难与随,梦境一笑难重追。

惟有剡源穷掌固,相思望断西天垂。

形式: 古风

春溪恶寄孙常川

春溪恶,日日春风吹过客。

千车万辙不相嫌,一客歌来吹倒却。

旁人借问客为谁,咸淳朝士今布衣,声名欲隐人自知。

君不闻孙兴公,逃乱走入黎州峰。

子孙百世居峰下,往往翰墨馀仙风。

鹑衣藿食何足耻,头白河清吾亦俟。

向来南面五马车,只饮西山一盂水。

青牛处处迷行踪,白鹤归来馀故宫。

道逢樵客知去远,迟君不来三日晚。

溪水犹能作吴语,似续君家遂初赋。

形式: 古风

昨日行

种树莫种垂杨枝,结交莫结轻薄儿。

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

不如杨柳犹可久,一度春风一回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