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诗

渊明才力高,诗语最萧散。

矫首捐末事,阔步探幽远。

初若不相属,再味意方见。

旷然闲寂中,奇趣高蹇嵼。

众辞肆滂葩,奸怪露舒惨。

彫刻虽云工,真风在平澹。

距今几百年,有作皆愧赧。

予尝跂清尘,忽忽气相感。

安得起从游,绝顶与同览。

形式: 古风

翻译

陶渊明才华出众,他的诗歌语言最为疏淡。
他抬头放下琐事,阔步探索深远的意境。
起初看似不相连,深入品味才能体会其深意。
在空旷宁静中,他的诗藏着奇特的趣味和高远的意境。
众多辞藻丰富,但他的诗却显露出真情实感,或喜或悲。
尽管雕琢精细,但他的风格追求的是平实淡泊。
他的作品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仍然让人感到羞愧。
我曾向往他的清雅,气息间仿佛有所感应。
如何能追随他的足迹,一同登顶欣赏那壮丽景色?

注释

渊明:陶渊明。
萧散:疏淡、自由。
矫首:抬头。
捐:放下。
阔步:大步前行。
初若:起初好像。
再味:深入品味。
旷然:空旷。
闲寂:宁静。
奇趣:奇特趣味。
高蹇嵼:高远的意境。
肆:充分。
滂葩:丰富。
奸怪:奇特。
舒惨:喜怒变化。
工:精致。
真风:真实风格。
平澹:平实淡泊。
愧赧:感到羞愧。
跂:向往。
清尘:清雅。
忽忽:恍惚。
安得:如何能。
绝顶:山顶。
同览:一同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复的作品,读的是东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全诗通过对陶诗风格和内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的赞赏和个人情感上的共鸣。

首句“渊明才力高,诗语最萧散”点出了陶渊明诗作的两大特点:一是才思敏捷,二是语言自然简淡,不矫揉造作。这正是陶渊明田园诗风格的典型特征,他善于以清新自然的情怀和笔触,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境界。

“矫首捐末事,阔步探幽远”进一步强调了陶诗中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刻画。"矫首捐末"指的是陶渊明在创作时不拘泥于形式,而能随意发挥;"阔步探幽远"则形容他常以深邃的脚步去探寻那些隐秘而又遥远的事物和景象。

“初若不相属,再味意方见”表明了陶诗的深度,读者需要反复品味才能完全领略其中的韵味和哲思。这也正是陶渊明作品的一大特色——浅显中藏着深邃。

“旷然闲寂中,奇趣高蹇嵼”则描绘了陶诗中的生活情趣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旷然"形容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闲寂"指的是一种超脱尘嚣、心神宁静的状态;"奇趣高蹇嵼"则强调了陶诗中那种既古朴又不失高雅的趣味。

“众辞肆滂葩,奸怪露舒惨”批评了一些过于雕琢、华丽而失真实感的文学作品,与之相比,陶渊明的诗作更显得质朴而含蓄。

“彫刻虽云工,真风在平澹”进一步肯定了陶渊明诗歌的真实性和艺术价值。"彫刻"指的是雕琢刻意的文辞;"云工"则意味着雕琢到极致;而"真风在平澹"则表达了真正的文学风格应该是平淡自然,恰如陶诗中的境界。

“距今几百年,有作皆愧赧”表明李复对陶渊明作品的崇敬之情,并自谦自己的创作远不及陶渊明。"有作"指的是陶渊明留下的诗篇;"皆愧赧"则是作者谦虚,觉得自己面对这些经典作品时,都感到惭愧。

“予尝跂清尘,忽忽气相感”则是李复个人情感的流露。他也曾试图超脱世俗纷扰("跂清尘"),并在阅读陶诗时突然感到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忽忽气相感")。

最后,“安得起从游,绝顶与同览”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像陶渊明那样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极致境界。"安得"是表示期望;"起从游"则意味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绝顶"形容最高的景观或境界;"与同览"则表达了希望能与陶渊明这样的诗人一道,共同领略那高远的艺术世界和心灵所及之处。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调李教授

君不见屈平放逐南辞楚,憔悴行吟群江浦。

一闻鼓枻笑独醒,搔首低回愧渔父。

又不见渊明彭泽投簪缨,退隐衡门依五柳。

凝尘满匣不鸣弦,头上接䍦亲漉酒。

尔后寥寥几百年,醉乡途路隔云烟。

空看青鉴悲毛发,不向芳尊问圣贤。

天边酒星叹寂寞,太白相逢发嘲谑。

悲风苦雾动星愁,欲恼寒蟾对杯酌。

舞袖低回双鹢退,曾忆婆娑拂仙桂。

云间月下两茫然,牢落江山无胜气。

星星今古梦中身,巧力争求身后名。

卫鹤莫矜轩冕贵,鲁鶋曾见鼓钟惊。

园林昨夜春风满,待得花开春已半。

流莺才怨晓红飞,布谷已催秋种晚。

藻间养子碧鱼肥,石上拳牙紫蕨齐。

柳下惊逢金騕袅,花深闻唱白铜鞮。

须知向眼光阴好,忍困饥肠守枯槁。

明年虽见旧花开,却恐花枝笑人老。

终南紫翠倚天高,渭水东流入海潮。

水去不回山不改,茫茫曾历几昏朝。

君看旷达是刘伶,宠辱冥心过一生。

枕曲漱醪方自得,任从耳畔发雷霆。

形式: 古风

寄延帅赵龙图卨

瘴岭有毒雾,鸣沙无美田。

乾坤滋孕毓,山海限腥膻。

干舞旄星落,弓櫜译舌传。

但能思上策,何必勒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惜花谣

摇摇墙头花,浅深争灼灼。

容冶不自持,飘扬成轻薄。

只知朝为春风开,不知暮为春风落。

人心爱春见花喜,看花却嫌花结子。

别愁常乱空中絮,年光付与东流水。

今朝还是见花开,明日清阴满绿苔。

寂寞流莺归去后,忍看落日上高台。

形式: 古风

晚出西郊

晚日登西原,劲风飘我衣。

萧萧班马鸣,野旷行人稀。

抚辔无与语,目送新鸿飞。

俗尘叹久艰,故山多蕨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