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谣

摇摇墙头花,浅深争灼灼。

容冶不自持,飘扬成轻薄。

只知朝为春风开,不知暮为春风落。

人心爱春见花喜,看花却嫌花结子。

别愁常乱空中絮,年光付与东流水。

今朝还是见花开,明日清阴满绿苔。

寂寞流莺归去后,忍看落日上高台。

形式: 古风

翻译

墙头花朵轻轻摇曳,竞相绽放色彩鲜明。
美丽花朵难以自控,随风飘荡显得轻浮。
只知道清晨为春风盛开,却不知傍晚会被春风凋零。
人们喜爱春天见到花开的喜悦,却嫌弃花朵结果实。
离别之愁常如乱飞的棉絮,岁月流逝如东逝流水。
今日依旧能见到花开,明日绿苔却已遮蔽阴凉。
流莺离去后留下寂寞,难以忍受落日爬上高台的景象。

注释

墙头:墙边。
灼灼:光彩夺目。
容冶:容貌艳丽。
轻薄:轻浮。
朝:早晨。
暮:傍晚。
花结子:花朵结果实。
别愁:离别之愁。
空中絮:乱飞的棉絮。
年光:岁月。
东流水:向东流逝的水。
清阴:阴凉处。
绿苔:青苔。
寂寞:孤独。
落日:夕阳。
高台:高耸的平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开图景,通过对墙头花摇曳生姿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珍惜之情。"浅深争灼灼"四字,形容花朵在浅与深之间相互辉映,色彩鲜明而又变化多端。"容冶不自持"则是说这些花朵盛放得几乎无法自己支撑,显得轻盈而飘逸。

诗人通过"只知朝为春风开,不知暮为春风落"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常。人们通常只注意到花开时的美好,却忽略了它们落下的瞬间,这反映出人性中对美好的珍惜和对消逝的忽视。

接下来的"人心爱春见花喜, 看花却嫌花结子"则透露出人们在欣赏美景时往往会有矛盾的心理。他们喜欢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但又会因为花朵结果而感到不悦,这种矛盾心理也折射出了人性的复杂。

"别愁常乱空中絮,年光付与东流水"则是说人们在欣赏美好时往往伴随着对时间易逝的忧虑和悲伤。这些忧虑就像天上的浮动云朵一样无处不在,而岁月也如同河水般不断地向前流去,无法挽留。

最后两句"今朝还是见花开,明日清阴满绿苔。寂寞流莺归去后,忍看落日上高台"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美景的珍视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时间变迁时的心境。诗人希望能够在今日好好享受这份美丽,即使明天花瓣纷飞,绿苔满径,也只能是一种自然的轮回。而当鸟儿归巢后,夕阳西下之际,站在高台上去看那落日余晖,是一幅寂寞而又难以忘怀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开落的描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精致的艺术功力。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出西郊

晚日登西原,劲风飘我衣。

萧萧班马鸣,野旷行人稀。

抚辔无与语,目送新鸿飞。

俗尘叹久艰,故山多蕨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梁山

梁山苍苍寒日低,武皇昔年留羽旂。

层宫突兀天上出,举手欲引仙人衣。

仙人不来怨空老,索莫时从东海归。

铜盘千里渡漳水,茂陵草荒秋萤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梧桐

猗猗梧桐树,前日繁花馥。

西风不相饶,影疏不可暴。

坐看一叶落,馀怀念群木。

漫有千岁忧,流光如急毂。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柿垂黄尚微,枣熟赤可剥。

新梨接亦成,实大何磊落。

累累如碧罂,器宇极恢廓。

悬枝细恐折,植竹仰撑托。

露下色渐变,逼霜味不酢。

采摘置中筵,气压百果弱。

忆昔壮少时,酒酣病痟作。

取食不论数,甘寒胜发药。

今嗟老且病,滋味意彫索。

对之未能忘,欲探引复却。

晴檐午景暄,尚或思咀嚼。

齿朽齧亦难,把玩时自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