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日登西原,劲风飘我衣。
萧萧班马鸣,野旷行人稀。
抚辔无与语,目送新鸿飞。
俗尘叹久艰,故山多蕨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傍晚时分独自踏上西郊的景象。"晚日登西原,劲风飘我衣"一句,通过夕阳与强烈的风相互作用,展现了一个孤独者在广阔自然中感受着季节变化的画面。诗人用"萧萧班马鸣"来传达那份寂静与空旷,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旅途中的孤单和凄凉。
"野旷行人稀"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份空旷与孤独。诗人没有用豪迈的笔触去描绘山水,而是以一个孤独旅行者的视角,感受着大自然的冷漠和自己的渺小。
"抚辔无与语,目送新鸿飞"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着那似乎能够理解自己寂寞的马匹,诗人却又感到无法沟通,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天边远去的大雁群,寄托自己的思绪。
最后两句"俗尘叹久艰,故山多蕨薇"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故山"二字,充满了诗人的乡愁和对自然的依恋,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却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在晚风中行走于空旷原野之上的文人形象,他的心灵与大自然相通,内心却充满了对世俗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渴望。
不详
梁山苍苍寒日低,武皇昔年留羽旂。
层宫突兀天上出,举手欲引仙人衣。
仙人不来怨空老,索莫时从东海归。
铜盘千里渡漳水,茂陵草荒秋萤飞。
猗猗梧桐树,前日繁花馥。
西风不相饶,影疏不可暴。
坐看一叶落,馀怀念群木。
漫有千岁忧,流光如急毂。
柿垂黄尚微,枣熟赤可剥。
新梨接亦成,实大何磊落。
累累如碧罂,器宇极恢廓。
悬枝细恐折,植竹仰撑托。
露下色渐变,逼霜味不酢。
采摘置中筵,气压百果弱。
忆昔壮少时,酒酣病痟作。
取食不论数,甘寒胜发药。
今嗟老且病,滋味意彫索。
对之未能忘,欲探引复却。
晴檐午景暄,尚或思咀嚼。
齿朽齧亦难,把玩时自噱。
清明三十里,疏凿高下通。
西南引潏水,北入太极宫。
居民昔为利,旧迹今可穷。
时见断石甃,龙盘戏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