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黄沙风捲半空抛,云动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翻译

黄沙狂风卷起尘土抛向半空,乌云翻滚阴山雪覆盖了郊野。
打水的人返回后移动帐篷靠近水源,射雕的箭矢落下被捡起放入弓袋。
鸟儿遇到霜冻的果实饥饿难耐开始啄食,马匹穿越冰封河流口渴自行奔跑。
占据高地的肥沃草地,夜晚深沉时人们砍下树枝生火取暖。

注释

黄沙:沙漠中的沙尘。
风捲:狂风卷起。
阴山:北方的山脉。
雪满郊:大雪覆盖了周围地区。
探水人:寻找水源的人。
移帐就:移动帐篷靠近水源。
射雕箭落:射出的雕翎箭落下。
著弓抄:被收进弓袋。
鸟逢霜果:鸟儿遇到霜冻的果实。
马渡冰河:马匹过河。
渴自跑:因渴而自行奔跑。
高原:地势较高的地方。
肥草地:丰茂的草地。
夜深:深夜。
生火:点燃篝火。
折林梢:砍下树枝作为燃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苍凉与壮丽,以及边塞军人的艰苦生活。

"黄沙风捲半空抛,云动阴山雪满郊。" 开篇两句,以大气磅礴的笔触描绘出边塞的荒凉景象。黄沙随风卷起,在半空中飞扬,云层在阴沉的山峦间流动,雪花覆盖了郊野,一幅北国冬日的图画跃然纸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接下来两句,则描绘出边塞军人的生活片段。士兵们在探查水源后返回营地,移动帐篷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猎户则是在野外射雕,箭矢准确无误地落在弓背上,这些动作展现了边塞军人的生存智慧和战斗技能。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这两句诗则转向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生存斗争。即便是鸟儿,在寒冷中也难以找到食物,只得啄食已被霜冻的果实;而马匹则在渡过结冰的河流后,因干渴自行奔跑寻找水源。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最后两句,则是对边塞军人占据肥沃草地的喜悦,以及他们在夜晚点燃篝火,以枝条搭建简易的庇护所。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寄寓了军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的占有和守护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边塞地区特有的生存状态和军人的坚韧不拔。

收录诗词(1)

赵延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姓刘,后为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养子。少美容貌,好书史。初仕后唐,尚后唐明宗兴天公主,为汴州司马,迁汝州刺史,历河阳、宋州节度使;入为上将军,充宣徽使,迁枢密使,镇守徐州。长兴三年,加同平章事,出为宣武、忠武两镇节度使。后晋天福元年,为契丹所获,出任幽州节度使,迁枢密使,兼政事令。十二年,授中京留守、大丞相。天禄二年,卒

  • 籍贯:镇州(今河北正定)
  • 生卒年:? —948年

相关古诗词

常欲栖山岛,闲眠玉洞寒。

丹哥时引舞,来去跨云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故功德使凉国公李将军挽歌词二首(其一)

业盛唐尧际,功成文子军。

累承三帝宠,六比五臣勋。

画角悲寒吹,愁笳咽晓云。

圣朝忠义骨,今日委荒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故功德使凉国公李将军挽歌词二首(其二)

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

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寄弟

凉风飒庭户,渐疑华发侵。

已经杨柳谢,犹听蟪蛄吟。

雨助滩声出,云连野色深。

鹡鸰今在远,年酒共谁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