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谒京口张守(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青春时光怀念和现实困顿的抒情之作。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曾在高楼上眺望远方,如今重返却感到自己已衰老,体力不如往昔,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风月欲谈嫌许事,山川不险似人心。" 这两句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来隐喻人心的复杂多变。风月代表着美好而易逝的事物,而山川不险象征了人心的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却隐藏着深不可测的情感。
"淡烟衰草乡关远,细雨黄花节序深。"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画面:淡淡的烟雾笼罩在渐渐枯萎的野草之上,乡村的关隘显得遥不可及;细雨中,黄色的花朵伴随着深沉的节令。这些景象都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情调。
"虽有小诗行乐处,世无知己为谁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通过写诗来获得一些心灵上的慰藉,但在这个世界上缺乏能够真正理解自己情感的知音,所以即便是诗,也只能独自吟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