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夜坐

山林分老不求官,梅月窗深耐坐寒。

浮世人如春梦乱,明朝事作宿缘看。

膝边镫火心相付,眉里杯盘量自宽。

睡去醒来朝复暮,百年如此是平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山林隐居不愿做官,梅花和月色陪伴我度过寒冷时光。
浮华世界的人们像春天的梦境般纷乱,明天的事就当作前世的缘分来看待。
膝边的灯火与心中的情感交织,眉眼间的欢愉来自简单的饮食。
无论睡去还是醒来,日出日落循环往复,百年生活如此平静就是安宁。

注释

山林:指隐居的山野生活。
官:官职,仕途。
梅月:梅花盛开的时节,象征高洁。
耐坐寒:能忍受清冷。
浮世:指世俗社会,短暂而变化无常。
春梦:比喻人生的幻象或短暂欢乐。
宿缘:前世的因缘,命运安排。
膝边:近膝处,代指身边。
镫火:油灯的火焰,象征温暖。
心相付:心灵相通,情感交流。
眉里杯盘:眉宇间流露出的满足和简单的生活乐趣。
量自宽:自我满足,心境宽广。
朝复暮:从早到晚,形容时间流逝。
百年:一生,整个生命。
平安:宁静,安逸。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夜坐》是陈著所作,诗人以山林隐逸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首句“山林分老不求官”,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不追求仕途的决心。接着,“梅月窗深耐坐寒”描绘了清冷的冬夜,诗人独自在梅花盛开、月光皎洁的窗前静坐,享受这份清寂。

“浮世人如春梦乱”一句,诗人将世间纷扰比作春梦般短暂而无常,暗示了对红尘俗世的超脱和看破。他以“明朝事作宿缘看”表达对未来的淡然,认为一切皆是命中注定,无需过多执着。

“膝边镫火心相付,眉里杯盘量自宽”写诗人与内心的交流,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在烛火和杯盏之间找到满足,心境宽广。最后两句,“睡去醒来朝复暮,百年如此是平安”,诗人感慨人生如梦,日复一日,百年时光就这样度过,只要内心平静,便是最大的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品格,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泌雨后

秋来苦淫雨,转见我衰残。

馀息朝阳露,危生风浪滩。

病深多梦药,凉早入披禅。

万事有天在,随时且放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次韵竺梅潭见示

曾携古调坐琴清,独有知心老灭明。

百拙相安无异政,三年一信自同情。

绥强粗祖太邱实,宰社终惭户牖平。

桃李春风重回首,谁知倚树有新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前人讯余遭蹶之苦

桑榆正要补东隅,与子初期继二疏。

铁马涨尘难著脚,霜猿引径各伤肤。

苦劳筋骨宁非福,剥落皮毛不管癯。

剩欲寄书相慰藉,呼儿频问雁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其二)

龙君非是忍忘农,一敬初终自见龙。

雨感通时元有待,天分晓处可曾聋。

雷车怒激腾东海,火伞忙收入下舂。

我辈报神无别事,请裁佳句勒霞峰。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