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前人讯余遭蹶之苦

桑榆正要补东隅,与子初期继二疏。

铁马涨尘难著脚,霜猿引径各伤肤。

苦劳筋骨宁非福,剥落皮毛不管癯。

剩欲寄书相慰藉,呼儿频问雁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前人讯余遭蹶之苦》,通过对桑榆晚景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困境中的坚韧和对朋友关怀的情感。首句“桑榆正要补东隅”以日暮时分的桑榆象征晚年时光,而“补东隅”则寓意弥补过去的损失或困境。次句“与子初期继二疏”表明诗人与朋友共同经历类似先贤的艰难处境。

第三句“铁马涨尘难著脚”描绘了环境的恶劣,如同战马在尘土飞扬中难以立足,暗示了诗人所处的艰难险阻。第四句“霜猿引径各伤肤”则借霜猿哀鸣,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第五、六句“苦劳筋骨宁非福,剥落皮毛不管癯”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辛苦劳顿也是一种磨砺,即使身体瘦削也无怨无悔。最后两句“剩欲寄书相慰藉,呼儿频问雁来无”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给予朋友安慰,频繁询问远方的雁是否带来了友人的消息,体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关切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其二)

龙君非是忍忘农,一敬初终自见龙。

雨感通时元有待,天分晓处可曾聋。

雷车怒激腾东海,火伞忙收入下舂。

我辈报神无别事,请裁佳句勒霞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其一)

交秋苦旱走疲农,惟合投忱地府龙。

里社相师凭梵呗,山川无语笑盲聋。

忍教地宝罹枯渴,安得天机捷应舂。

联日定劳君眼力,雨晴只隔望春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前人食素馄饨

庖手馄饨匪一朝,馔素多品此为高。

薄施豆腻佐皮软,省著椒香防乳消。

汤饼粗堪相伯仲,肉包那敢奏功劳。

还方谨勿传方去,要使安贫无妄饕。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前人壁閒诗(其二)

两处诗家隔一山,此心知得两心閒。

君才终与鹏腾海,我老甘从骥伏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