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前人讯余遭蹶之苦》,通过对桑榆晚景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困境中的坚韧和对朋友关怀的情感。首句“桑榆正要补东隅”以日暮时分的桑榆象征晚年时光,而“补东隅”则寓意弥补过去的损失或困境。次句“与子初期继二疏”表明诗人与朋友共同经历类似先贤的艰难处境。
第三句“铁马涨尘难著脚”描绘了环境的恶劣,如同战马在尘土飞扬中难以立足,暗示了诗人所处的艰难险阻。第四句“霜猿引径各伤肤”则借霜猿哀鸣,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第五、六句“苦劳筋骨宁非福,剥落皮毛不管癯”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辛苦劳顿也是一种磨砺,即使身体瘦削也无怨无悔。最后两句“剩欲寄书相慰藉,呼儿频问雁来无”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给予朋友安慰,频繁询问远方的雁是否带来了友人的消息,体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关切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