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京口

我昔游北固,飘飘紫霞裾。

手招云中君,啸傲惊天衢。

一别回尘寰,于今五载馀。

缅怀城中朱紫客,朝台暮省相催迫。

东华驿使传宣来,喜动诸公蔼春色。

偶遭祸乱居山中,衣冠面目尘土蒙。

儒坑选冷难得调,兀兀且作经年穷。

不知故人念我否?诗成远寄南飞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舒頔的《怀京口》,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游历的回忆以及离开后的生活感慨。首句“我昔游北固”描绘了过去的豪情逸致,"飘飘紫霞裾"则显现出诗人风姿潇洒。接着,"手招云中君,啸傲惊天衢"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逍遥之态。

然而,"一别回尘寰,于今五载馀"揭示了诗人与京城的分离已五年,期间京城的繁华与官场的忙碌在"缅怀城中朱紫客,朝台暮省相催迫"中得以体现。"东华驿使传宣来,喜动诸公蔼春色"暗示了京城的好消息带给诗人的喜悦,尽管身处山中,生活困顿。

"偶遭祸乱居山中,衣冠面目尘土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落魄,"儒坑选冷难得调,兀兀且作经年穷"则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的无奈和贫困生活的持续。最后,以"不知故人念我否?诗成远寄南飞鸿"收束,流露出对旧友的思念和通过诗篇寄托情感的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人生境遇和对故友情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116)

舒頔(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 字:道原
  • 籍贯:(今属安徽省)

相关古诗词

过牛伏岭

牛伏岭高高且远,崎岖羊肠路百转。

仲冬跋涉汗流浆,每叹时危历艰险。

阴厓惨惨生悲风,极目四顾山巃嵷。

人生能著几两屐,踪迹不异无根蓬。

我家居山南,别业寄山北。

群凶势纵横,往返苦行役。

山中天气温如春,绝壁遥见梅花新。

梅花年年见春色,不见多少行路人。

形式: 古风

咏怀三首(其一)

结庐在西市,艺藿仍种葵。

谓将究安宅,何意逢乱离。

三年去复还,邻室无一遗。

所见但空巷,垣墙亦尽颓。

久行得荒径,披拂认门基。

我屋虽仅存,藿悴葵亦衰。

本自住山泽,此悔将何追。

形式: 古风

咏怀三首(其二)

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

形式: 古风

咏怀三首(其三)

少小秉微尚,游心在《六经》。

苒苒岁年迟,乃与尘事冥。

入秋多佳日,何以陶我情。

园蔬青可摘,新谷亦既升。

命室酿美酒,一壶聊复倾。

儿女在我侧,亲戚还合并。

终觞无杂言,但说岁功成。

至乐固如此,是外徒营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