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

今夕定何夕,对此山苍然。

偷生经五载,幽意独已坚。

微阴拱众木,静夜闻孤泉。

唯应寂寞事,可以送馀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今夜究竟是哪一夜,对着这座山色苍茫。
苟且偷生已经五年,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更加坚定。
淡淡的阴云笼罩着众多树木,静谧的夜晚能听到孤独的泉水声。
只有那些寂寞的事情,能够陪伴我度过余生。

注释

今夕:今晚。
定:究竟。
何夕:哪一夜。
对:对着。
此:这。
山:山。
苍然:苍茫。
偷生:苟且偷生。
经:经历。
五载:五年。
幽意:内心深处的情感。
独:独自。
已:已经。
坚:坚定。
微阴:淡淡的阴云。
拱:笼罩。
众木:众多树木。
静夜:静谧的夜晚。
闻:听到。
孤泉:孤独的泉水。
唯应:只有。
寂寞事:寂寞的事情。
送:陪伴。
馀年: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今夕》,通过对夜晚山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历经战乱后的孤独与坚韧。"今夕定何夕"开篇设问,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此山苍然",写出山色的深沉,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沉郁。"偷生经五载",透露出诗人五年来在艰难中求生存的心境;"幽意独已坚",强调了他独自坚守的志向和情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微阴拱众木"和"静夜闻孤泉"的意象,营造出宁静而寂寥的氛围,进一步抒发内心世界。最后两句"唯应寂寞事,可以送馀年",表达出诗人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寂寞中,才能度过余生,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无奈的人生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陈与义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老龟千年作一息,天地并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形式: 古风

以纸托乐秀才捣治

古人争名翰墨薮,柿叶桑根俱不朽。

固知老褚下欧阳,控御管城须好手。

嫁非好时聊自强,幅则甚短惭甚长。

闻道蔡侯闲石臼,为借馀力生银光。

形式: 古风

元夜

今夕天气佳,上天何澄穆。

列宿雨后明,流云月边速。

空檐垂斗柄,微吹生丛竹。

对此不能寐,步绕庭之曲。

遥睇浮屠颠,数星红煜煜。

悟知烧灯夕,节意亦满目。

历代能几诗,遍赋杂珉玉。

栖鸦亦未定,更鸣伴余独。

百年滔滔内,忧乐两难复。

唯应长似今,寂寞送寒燠。

形式: 古风

巴丘书事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