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

今夕天气佳,上天何澄穆。

列宿雨后明,流云月边速。

空檐垂斗柄,微吹生丛竹。

对此不能寐,步绕庭之曲。

遥睇浮屠颠,数星红煜煜。

悟知烧灯夕,节意亦满目。

历代能几诗,遍赋杂珉玉。

栖鸦亦未定,更鸣伴余独。

百年滔滔内,忧乐两难复。

唯应长似今,寂寞送寒燠。

形式: 古风

翻译

今晚天气好,天空为何如此清澈宁静。
雨后的星星格外明亮,月亮边的流云快速移动。
空荡的屋檐下,北斗七星低垂,微风轻拂竹林。
面对此景无法入眠,我在庭院中漫步弯曲的小径。
远远眺望佛塔顶部,几点红星闪烁。
我明白这是元宵节夜晚,节日的气氛充满眼前。
历朝历代有多少诗歌,都曾以此为题赞美各种美玉。
栖息的乌鸦还未安定,叫声相伴我的孤独。
在这百年时光里,忧虑与快乐交织难以分辨。
只愿今后常如今晚,无论寒暑,寂寞相随。

注释

佳:美好。
澄穆:清澈宁静。
列宿:众多星辰。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斗勺。
微吹:微风。
浮屠:佛塔。
烧灯夕:元宵节夜晚点灯习俗。
杂珉玉:各种美玉。
忧乐:忧虑与快乐。
寒燠:寒冷与炎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元夜》,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今夕天气佳"点出良辰美景,接着"列宿雨后明,流云月边速"通过描绘雨后星空的明亮和流云的移动,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动态。"空檐垂斗柄,微吹生丛竹"进一步描绘了屋檐下斗柄(北斗七星)的倒影和微风轻拂竹林的场景。

诗人因美景而难以入眠,"对此不能寐,步绕庭之曲"表达了内心的激动和思绪万千。远处寺庙塔尖的几点灯火,"遥睇浮屠颠,数星红煜煜",让他意识到这是元宵节的夜晚,节日的气氛油然而生。他感慨于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几首佳作,"历代能几诗,遍赋杂珉玉",暗示了对诗歌艺术的敬仰。

"栖鸦亦未定,更鸣伴余独"以乌鸦的叫声衬托出诗人的孤独,"百年滔滔内,忧乐两难复"则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忧乐交织的复杂情感。最后,诗人希望人生能长久如此刻的宁静,"唯应长似今,寂寞送寒燠",无论季节如何变换,都能保持这份静谧与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元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巴丘书事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其一)

钟妖鸣吾旁,杨獠舞吾侧。

东西俱有碍,群盗何时息。

丈夫堂堂躯,坐受世褊迫。

仙人千仞岗,下视笑予厄。

谁能久郁郁,持斧破南壁。

窗开三尺明,空纳万里碧。

岩霏杂川霭,奇变供几席。

谁见老书生,轩中岸玄帻。

荡漾浮世里,超遥送兹夕。

倚楹发孤啸,呼月出荒泽。

天公亦粲然,林壑受珠璧。

会有鹤驾宾,经过来见客。

形式: 古风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

客中日食三斗尘,北去南来了今岁。

暂时亭中一杯酒,与兄同宗复同味。

博山云气终日留,竹君萧萧不负秋。

世路明年傥无故,却携藜杖更来游。

形式: 古风

月夜

独立夜轇轕,芦声泛遥津。

月下风起波,莽莽白龙鳞。

阴彩凝草木,暑气森星辰。

天地尘未消,江湖气聊伸。

人生几今夕,乱代偶此身。

胡为不少乐,况乃迹易陈。

三更大鱼舞,悄怆惊心神。

永怀骑鲸士,发兴烟中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