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吟

林下一般奇,俗人那得知。

乍圆明月夜,才放好花枝。

美酒未斟满,佳宾莫放归。

世间优我辈,幸有这些儿。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在树林下的景象多么奇特,普通人又怎能理解。
明亮的月夜突然变得圆满,恰逢花朵盛开的时刻。
美酒还未斟满杯,尊贵的宾客不要急于离去。
在这世上,我们这些杰出的人是幸运的,幸好有这些美好时光。

注释

林下:树林之下。
奇:奇特。
俗人:普通人。
那:怎么。
乍:突然。
圆:圆满。
明月夜:明亮的月夜。
才:刚刚。
放:放置,这里指欣赏。
好花枝:美丽的花朵。
美酒:美酒。
斟满:倒满。
佳宾:尊贵的宾客。
莫:不要。
归:离去。
世间:世上。
优我辈:我们这些杰出的人。
幸:幸运。
些儿:一些。

鉴赏

这首诗名为《林下吟》,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欣赏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林下一般奇"描绘了林间的不寻常之美,暗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俗人那得知"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寂感,强调了知音难觅。

"乍圆明月夜,才放好花枝"两句,通过明亮的月色和盛开的花朵,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诗人仿佛在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美酒未斟满,佳宾莫放归"进一步渲染了宴饮的欢乐氛围,但又透露出诗人希望留住这美好瞬间的心愿。

最后两句"世间优我辈,幸有这些儿",诗人感慨自己在纷扰世间能有这样一份清闲与乐趣,显得颇为自得其乐。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邵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林下局事吟

闲人亦也有官守,官守一身四事有。

一事承晓露看花,一事迎晚风观柳。

一事对皓月吟诗,一事留佳宾饮酒。

从事于兹二十年,欲求同列谁能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治乱吟五首(其五)

天能生而不能养,地能养而不能生。

火能烹而不能沃,水能沃而不能烹。

天地尚犹无全功,水火何由有全能。

得用二者交相养,反为二者交相凌。

形式: 古风

治乱吟五首(其三)

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出入之谓神。

神无方而易无体,藏诸用而显诸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治乱吟五首(其二)

中原一片闲田地,曾示三皇与五帝。

三皇五帝子孙多,或贱或贫或富贵。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