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吟五首(其五)

天能生而不能养,地能养而不能生。

火能烹而不能沃,水能沃而不能烹。

天地尚犹无全功,水火何由有全能。

得用二者交相养,反为二者交相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治乱吟五首(其五)》中的一段,主要探讨了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元素——天、地、火、水在功能上的互补与制约关系。诗人以天不能全生万物,地不能全养生命,火不能全润湿,水不能全煮熟为例,揭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道理。

"天能生而不能养",暗示了生命的起源,但无法提供持续的滋养;"地能养而不能生",强调了大地的承载和供给作用,却不能创造生命。"火能烹而不能沃",描述了火的加热和烹饪功能,却不具备滋润的能力;"水能沃而不能烹",则指出了水的滋养和洗涤作用,而非烹饪。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天地这样的自然力量也做不到全面的功效,更不用说火与水了。然而,当它们相互配合,"得用二者交相养",就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共同维系生命的平衡。然而,如果失衡,"反为二者交相凌",就会导致破坏和冲突。

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动态平衡的道理,体现了邵雍哲学中的太极思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治乱吟五首(其三)

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出入之谓神。

神无方而易无体,藏诸用而显诸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治乱吟五首(其二)

中原一片闲田地,曾示三皇与五帝。

三皇五帝子孙多,或贱或贫或富贵。

形式: 七言绝句

知识吟

目见之谓识,耳闻之谓知。

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二)

中宵闻风声,起视庭树疏。

览彼木始荣,叶落不成墟。

生才已旷世,涉变尤无馀。

承尘留薄寒,内帷有残炉。

过时竟何用,况欲为橧居。

出户见明星,充絮飘长裾。

犹能御羊裘,未可持换铢。

芬芳盆中梅,丫杈窗下株。

爱惜遂及彼,吾怀将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