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台国清寺

飞步赤城标,连峰积空翠。

杳霭葱茜间,千秋隐灵异。

石桥孤鸟外,香界清晖里。

群壑澹归云,遥林引寒吹。

遂造丰干庐,垂萝覆溪外。

真僧五百人,各了西来意。

愿此学无生,超然谢尘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游天台国清寺》描绘了作者游历天台国清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飞步赤城标"起笔,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寺庙的高标,"连峰积空翠"则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青翠与深远。"杳霭葱茜间"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生机盎然的景象,暗示着神秘而神圣的气息。

"石桥孤鸟外,香界清晖里"将视线转向寺内,石桥静立,孤鸟飞翔,寺内香烟袅袅,清辉洒落,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的"群壑澹归云,遥林引寒吹"则描绘山谷间的云雾变化和微风拂过,增添了动态之美。

诗人最终来到"丰干庐",这里住着五百真僧,他们各自领悟了佛法的真谛,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无生之境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天台国清寺的自然风光与禅修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追求。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寻清冷台访洽上人

端居在人境,久没尘壤中。

探奇不惮远,于焉得佳逢。

石怪互森列,台高絓虚空。

林端宿云去,竹外微径通。

岩壑深杳霭,天花雨臈茸。

洽师禅门秀,戒臈同古松。

说法超上乘,苦心归妙宗。

予惭善根浅,迷方莫能从。

暂此松下石,聊疏浮世踪。

形式: 古风

秋塘曲

妾身在寒塘,夫婿平原客。

白马五陵游,空闺断行迹。

忆昨别君时,蒲生柳条碧。

及此君不归,登舻感秋色。

形式: 古风

送春词

袅袅杨柳枝,纷纷五陵儿。

翩翩白鼻騧,灿灿黄金羁。

昔为浣纱女,今作吴王姬。

不惜送春去,但恐换秋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悼邻妇

入水江有鱼,采山林有木。

栖栖东邻孀,悲凉守空屋。

年荒鬻钗钏,服食恒不足。

虽有膝下儿,身为富人仆。

浮生几何时,奄忽风中烛。

一旦寿命终,萧条但床蓐。

骨肉已不收,亲情复谁哭。

徒然束缚去,瘗彼沙冈麓。

为问里中豪,畴能念穷独。

姬文昔埋胔,千载耀芳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