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城图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

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城画卷。首句“虞山宛转带层城”,以婉转的虞山环绕着层层叠叠的城市,开篇即展现出山城的地理特色与自然之美。接着,“正抱幽人旧草亭”一句,点出山城中隐居之人的存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两句,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山城的景致描绘得如诗如画。芙蓉花在城墙之上绽放,桧树的阴影洒落在窗户上,色彩与光影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则表达了对山城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的高度赞誉,认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典范。

最后,“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两句,展现了诗人站在山城之上,放眼远眺的情景。他振衣而起,目光穿透云雾,直至大海,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山城作为连接天地之间的独特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山城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甲寅二月廿一日宿常熟城外

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

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

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维摩庵

白云藏古寺,钟磬出东林。

殿覆千年树,台封百尺阴。

一灯悬慧照,片月见禅心。

愿受维摩戒,空山理梵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忆尚湖

却忆西湖上,澄波宛镜中。

短桡芦荻月,长啸芰荷风。

浮碧三千顷,来青十二峰。

如何辞胜赏,三载迹飘蓬。

形式: 五言律诗

秋日泛舟过朗城庵

孤舟兴不浅,日暮浮方塘。

抚景自斟酌,击榜歌沧浪。

秋水连天碧,清风传桂香。

渚鸥闲自得,狎我为翱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