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其一)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

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

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

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末伏天快要结束,中伏也即将告一段落,夏天匆匆离去,秋天又匆匆迎来。
炎热的夏季里,竹子的颜色在风雨中显得更加清新,生病中的我听到黄莺的叫声,感到一丝欢喜,愁绪稍减。
连续多年丰收,这样的景象难得一见,对于卑微的生命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满足,别无他求。
我急切地想要乘着新船,踏着莲花曲,享受这清凉的水上生活,仿佛药玉般珍贵的时光等待着被我们把握。

注释

末伏: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指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
中伏:末伏之后的一段时间,也是夏季最热时节。
竹色:竹子在风雨中的翠绿色彩。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大熟:丰年,大量作物成熟。
微生:卑微的生活,指普通人的生活。
剩踏:尽情享受,悠闲漫步。
莲花曲:可能指含有莲花元素的音乐,象征清凉或高雅。
药玉:形容珍贵如药的时光,比喻美好的瞬间。
新船:新造的船只,可能寓意新的开始或享受生活的方式。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末秋初之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界变化的感慨。"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两句写出了季节更迭的紧迫感,时间如流水般迅速流失。接下来的"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则描绘了诗人因病所困,但听到莺蝉鸣叫和夏日的阵雨,心情得以舒缓。

在"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中,诗人反映出对丰收之年的期待与满足,也透露出一种平淡生活的态度。最后两句"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则表现了诗人想要在秋凉到来之前,抓住机会去游山玩水,同时也提到了准备好的船只,等待出发。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美好的一种感悟与期待。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归雨作

青天赤日更黄埃,迎送纷纷正往来。

一夜炎蒸无计奈,三更风雨领秋回。

人生作么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

遮莫髯间点霜雪,何曾笔下减琼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六月将晦夜出凝归门

暑里街头可久停,今宵无月也宵征。

一天星点明归路,十里荷香送出城。

山轿声声柔橹紧,葛衣眼眼野风清。

五更月出还家了,不早相期作伴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午过乌东

险尽涂初坦,寒轻日向中。

稻云迟雨碧,荞雪早霜红。

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

只言弃官久,却与在官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午热憩忠义渡

秋阳嗔我紧追程,急泊临流一短亭。

摘索风巾些子倦,苍茫水枕霎时醒。

单牌双堠头都白,万壑千岩眼强青。

不及溪边老亭父,一生卧护竹窗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