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读盛仲规遗诗》描绘了对友人盛仲规命运的感慨。首句“饭盘苜蓿漫阑干”,以饭盘中的简单食物——苜蓿(一种野草,象征贫困)暗示了盛仲规生活的艰辛,形象生动。次句“自信书生骨相寒”则表达了诗人对盛仲规虽身为读书人却遭遇困厄的同情,暗含其清高孤傲的性格。
“远落荒州悲燕幕”进一步描述了盛仲规被贬至偏远之地的不幸,比喻为燕子在凄凉的环境中筑巢,充满了悲凉之意。“老收微禄笑鲇竿”则写他老年时领取微薄的俸禄,只能苦笑,如同垂钓者面对小鱼(鲇竿)无望的收获。
“一梳坠雪方归国”借喻盛仲规的回归,如秋雪落地,寓意其生涯的终结。“万事浮云又盖棺”则感叹人生的无常,一切如过眼云烟,最终尘埃落定。“灯下遗诗不堪读”表达诗人读到遗诗时的感伤,而“读来句句与风酸”则直接抒发了对友人境遇的深深哀痛,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盛仲规生活境遇的描绘和对其遗诗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