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江公三首(其二)

世路方巇险,高情与众殊。

一官聊戏剧,三径肯荒芜。

富乐身蒹有,功名累独无。

丰碑谁秉笔,持此较贤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世间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高尚的情操与众人不同。
我只是一名暂时担任官职的人,对于田园生活并不排斥,任其自然。
虽然物质富足,但我的内心追求简单,不看重功名。
谁能执笔写下丰碑,评判贤能与愚钝?

注释

世路:世间的道路。
巇险:艰难险阻。
高情:高尚的情操。
与众殊:与众人不同。
一官:一名官员。
戏剧:游戏,比喻短暂任职。
三径:隐居生活的代称。
肯荒芜:不排斥,任其自然。
富乐:物质富足。
身蒹有:我所拥有的。
功名累:功名的牵累。
独无:唯独没有。
丰碑:赞美或纪念的丰功伟绩。
谁秉笔:谁能执笔。
较贤愚:评判贤能和愚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所作的《挽江公三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世路艰险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江公高尚品格的赞赏。"世路方巇险"描绘了当时社会道路的艰难和险恶,而"高情与众殊"则赞美江公超凡脱俗的情操。"一官聊戏剧"暗示江公对待官场的态度,可能以轻松戏谑的心态应对,"三径肯荒芜"则体现了他不追求权位,宁愿过着简朴生活的选择。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江公的财富与功名观,"富乐身兼有,功名累独无",表明他认为江公虽然物质富足,但并不执着于功名,这与世俗之人的追求形成对比。最后,"丰碑谁秉笔,持此较贤愚"表达了对后人评价的期待,希望有人能公正地记述江公的美德,以此分辨贤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扬江公的人格特质,展现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并寓含了对历史公正评价的呼唤。

收录诗词(217)

陈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江公三首(其一)

彩笔传家学,春华饰妙词。

品题风鉴远,论议月评推。

柳岸阴将合,濠亭迹半隳。

治家有遗训,留付宁馨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张世英母夫人

异乡萍梗寄生涯,朝露俄惊叹落花。

蒿里歌传风正惨,萱堂香冷月空斜。

魂归故国三千里,地卜高原一万家。

明日送车应击毂,不堪阁泪听边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挽知军刘公三首(其三)

昔我先君子,期公泰茹连。

索文姑作贽,拂袖遽言旋。

伟节人难学,高风史逸传。

邕碑谁秉笔,愿采入新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挽知军刘公三首(其二)

屡赞红莲幕,初分翠竹符。

五迁恩始浃,三已愠曾无。

冠剑空幽壤,仪容俨画图。

传家有馀庆,接武看诸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