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裹粮数千里,贾勇万人场。
庾岭琴书去,桥门姓字香。
有司应眼具,喜气已眉黄。
践履宜天相,时文况所长。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李昴英创作的《送陈大雷试太学》,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其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
"裹粮数千里,贾勇万人场。" 这两句描绘了出行者携带足够的粮食,准备长途跋涉,以示对前程的勇气和坚决。同时,这里的“万人场”指的是繁华热闹的人群聚集之地,体现了考试的隆重和竞争的激烈。
"庾岭琴书去,桥门姓字香。" 庾岭是古代著名的琴台,而“庾岭琴书”则寓意于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及深厚学问。这两句传达了对友人学业进步和品德修养的美好祝愿。
"有司应眼具,喜气已眉黄。" 这里“有司”指的是官府或主管部门,而“应眼具”则表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喜气已眉黄”形容心中的喜悦如同眉间的光彩,显现了对朋友成功的由衷祝贺。
"践履宜天相,时文况所长。" 这两句诗强调了行走于世的脚步应当与天道相合,同时也表明了时下文章之美,在当下环境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赴试及考试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学业进步、品德修养以及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才华。
不详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
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
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
急著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吹面东风竖绿蓑,诗翁七十醉婆娑。
放怀自号天随子,知我无如春梦婆。
吟有小奚磨破砚,卧看赤脚踏行窝。
太湖争似黄湾阔,高浪粘天独笑过。
五载南州屈重名,活人一段是归程。
两州曾唤两苏起,孤节要师孤竹清。
合有锋车催赴阙,不应画戟又专城。
闲身已决深山底,千里犹能共月明。
风流太守作春游,到处恩波浩荡流。
怀绶故乡需上日,移舟别浦趁中秋。
声歌洋溢行人口,书翰纵横健笔头。
识面虽新心颇熟,殷勤话别送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