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山山下一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
支枕睡馀人寂寂,一轩明月满窗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渔翁,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都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级阶段。"形解心凝骨已融"四字,生动地表达了他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修养。诗人通过对老渔翁夜晚睡眠时的情景进行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带来的是一种清冷的美感,而"寂寂"一词,则增添了环境的静谧和渔翁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
不详
漫愁青女妒新妆,已有风传处处香。
试问隐沦溪上客,欲将春色若为藏。
轻风拂拂撼孤柽,庭户萧然一室清。
隔叶蝉鸣微欲断,又闻馀韵续残声。
造次欲安嗟孰是,参前无物若为书。
萧条此意人谁问,兴废由来命也与。
八荒同宇混车书,一视那知更有渠。
凭轼自应由砥道,径蹊无处问归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