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云寺书事(其二)

北山山下一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

支枕睡馀人寂寂,一轩明月满窗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在北山山脚下有一位渔翁
他的身心都与自然融为一体

注释

北山:指代一座具体的山。
渔翁:年老的打渔者。
形解:身心放松,无拘无束。
心凝:心境专注平静。
骨已融:形容与环境完全融合。
支枕:枕着枕头。
睡馀:睡醒之后。
寂寂:静悄悄的。
一轩:一扇窗户。
明月:明亮的月亮。
满窗风:清风充满窗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渔翁,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都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级阶段。"形解心凝骨已融"四字,生动地表达了他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修养。诗人通过对老渔翁夜晚睡眠时的情景进行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带来的是一种清冷的美感,而"寂寂"一词,则增添了环境的静谧和渔翁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国华暗香亭

漫愁青女妒新妆,已有风传处处香。

试问隐沦溪上客,欲将春色若为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闲居书事

轻风拂拂撼孤柽,庭户萧然一室清。

隔叶蝉鸣微欲断,又闻馀韵续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其四)

造次欲安嗟孰是,参前无物若为书。

萧条此意人谁问,兴废由来命也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其二)

八荒同宇混车书,一视那知更有渠。

凭轼自应由砥道,径蹊无处问归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