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我曾在东海之滨,享用劳山的紫色云霞为餐。
亲眼见过安期公,他吃的大枣犹如瓜般巨大。
中年时去拜见汉朝君主,心中不满返回家乡。
青春容颜已不再,白发显现岁月痕迹。
我期待能修炼成仙,乘着金液飞升登天车。
但愿能跟随先生到天坛,悠闲地与仙人清扫落花。

注释

我昔:过去。
东海上:东海边。
劳山:劳山(道教名山)。
紫霞:紫色的仙霞。
安期公:传说中的仙人。
谒:拜见。
汉主:汉朝君主。
朱颜:红润的脸色。
谢:衰退。
春辉:春天的光彩。
金液:道教修炼中的仙丹。
飞步:快速行走。
云车:仙人的交通工具。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
天坛:道教的圣地。
仙人:神仙。
扫落花:清扫落花的场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神仙共处的景象,“劳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通过“餐紫霞”来形容诗人在仙境中享受天地间美妙食物的生活。

接着,“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仙界的奇异景象。安期公是传说中的仙人,能食用巨大的枣子,这些细节都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梦幻色彩。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一句,表达了诗人在世间的不满与对仙境生活的渴望。这里的“汉主”指的是汉朝的皇帝,诗人在中年时曾向汉朝的统治者表达自己的志向,但最终未得到满足,所以选择回到家中。

“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两句,则描绘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容颜与如今的白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志向是追求长生不老,并且愿意乘坐云中之车,达到仙界。金液在这里象征着长生不老的仙药。

最后,“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一句,表达了诗人最终的愿望是能够追随仙人到天坛之上,与他们一起轻松地清扫落叶,享受仙界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与仙境生活,展现了李白对于自由、超脱世俗束缚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

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

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

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

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形式: 古风

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弄月溪吴山人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

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寄远十一首(其一)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