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霜夜中在拙清楼听到笛声时的凄凉与哀愁。首句“何处悲声起,寥寥入陇头”以问句形式开启,引人遐想,那悲声从何而来,如此孤寂地传入远方的陇头。接着,“落梅怨遥夜,折柳送清秋”两句,通过“落梅”和“折柳”的意象,将季节的更替与情感的离别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月白之夜,一曲思乡之歌悠扬,云黄之下,边塞的忧愁弥漫,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相连。
“谁知郿县客,听尔泪双流”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表达了对某个郿县客的深切同情。在霜夜的笛声中,这位客人的泪水如泉涌出,这不仅是对笛声本身的共鸣,更是内心深处情感的爆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夜晚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对家乡、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