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其二)

短日良易暗,凝阴有时晴。

何人劝之照,烛燎皆争明。

今年春苦寒,寒威剧幽并。

连绵积三白,云埋阖庐城。

深泥浃新雨,行路无人声。

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复迎。

朝来日照梁,天气忽已更。

稍闻桥市间,箫鼓远近鸣。

吴人尚游乐,急如赴春耕。

唯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家中,通过对比不同情境下的景象和人们的行为,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首句“短日良易暗,凝阴有时晴”描绘了冬日短暂而昏暗的光线,以及阴云偶尔带来的短暂晴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幻无常。

接着,“何人劝之照,烛燎皆争明”则以烛光的争辉比喻人心中的欲望与追求,无论是自然界的光明还是人为的灯火,都在努力照亮周围的世界,象征着人们对于光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

“今年春苦寒,寒威剧幽并。连绵积三白,云埋阖庐城”描述了今年春天的寒冷异常,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云层遮蔽了阳光,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深泥浃新雨,行路无人声。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复迎”进一步描绘了雪后泥泞的道路,行人稀少,只有微弱的灯光和占卜工具在静默中等待,表现了冬季夜晚的寂静和生活的单调。

“朝来日照梁,天气忽已更。稍闻桥市间,箫鼓远近鸣”转折到第二天早晨,阳光驱散了阴霾,带来了新的希望。远处传来箫鼓之声,预示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开始弥漫,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吴人尚游乐,急如赴春耕”体现了吴地人民在元宵节的欢庆与忙碌,他们既享受节日的乐趣,又不忘农事的紧迫,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节奏感。

最后,“唯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点明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他作为“穷巷士”,坚守着内心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坚持自我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西安谒陆蒙者老大夫观著述之富戏用蒙老新体作(其一)

丈人意何长,纵目文史足。

琅然五行落,洞视不再读。

作书兼远奘,众妙探玄竺。

时时歌四始,笑捧五经腹。

高堂发新稿,重复罗签轴。

观之类窥管,讽味得膏馥。

形式: 古风

西安谒陆蒙者老大夫观著述之富戏用蒙老新体作(其二)

白头书生黑头翁,长安时花幽涧松。

远飞近啄虽异志,天命厚薄无雌雄。

钩深采博燥喉吻,守此一亩蓬蒿宫。

杜门不出交二仲,木阴涧曲遥相通。

紫囊贝叶资艺苑,款关一见踰三冬。

亭亭漫吏多所历,乾死书萤心似漆。

王门宾阁不留行,赭颜趼足搜泉石。

茅檐正欲结云根,竹叶榴花荐馀沥。

当从元亮赋言归,木茹麻衣永投笔。

形式: 古风

昨夕风月顿清独坐中庭夜分不寐翛然四顾寂无人声如在尘外作诗一首以写一时之适

邻家双井桐,下有羃翠庭。

晚来微风过,已复含秋声。

归舍对环堵,筠窗亦泠泠。

月轮正行空,洗光自东溟。

常星为失色,肯与纤云并。

廓如净琉璃,中有玉鉴明。

太虚本无滓,心目固自清。

浩然天壤间,洞视万古情。

形式: 古风

数日春物甚丽坐阅岁华偶成古句

东皇驾苍龙,超忽了八区。

清明风从冰轮际,转入厚地潜嘘嚅。

周行无间寂无迹,但见动植咸照苏。

赩如醇醪入花骨,冻块一一成丰腴。

花光照空日色醉,天宇荡滉青莲敷。

烂霞涨渌万堆雪,剪刻不用施铅朱。

铜丸昼漏五十刻,衔烛缓辔经天衢。

游人正与春物竞,汲汲磨蚁同驰驱。

固知一气共舒惨,机关默动非人须。

孰居无事主张是,绣黼万象归无馀。

青黄赤白岂有意,应见略似摩尼珠。

区中代谢未有极,故自有物无荣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