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谭处端的作品《瑞鹧鸪》,以修行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追求。首句“修行非易亦非难”揭示了修行的道路并非绝对艰难,也非轻而易举,关键在于个人的态度和实践。接下来,“应物慈悲认内闲”强调了在应对世事时保持慈悲心,将内心的宁静视为生活的本质。
第三句“意上有尘山处市,心中无事市居山”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纷扰的世俗比作喧嚣的市集(尘山处市),而内心的平静则如远离尘嚣的山林(市居山)。诗人倡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清净。
“常耕清净田三段,定守无为舍一间”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方法,即通过持续修炼(耕清净田)和坚守无为的道(守无为舍),来净化心灵。
最后两句“地久天长专一志,自然结就紫金丹”寓意深远,表达了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对修行成果的期待,即通过坚定的意志和专注,自然能够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如同炼制出珍贵的紫金丹。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