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谭处端的作品《瑞鹧鸪》,以修行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心灵修炼的理解和追求。首句“修行心炼似寒灰”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坚定与清寂,如同寒冬中的灰烬,历经磨砺而不动摇。第二句“放下痴贪气色财”强调了修行中去除欲望和执着的重要性。
接下来,“人我怎生成道果,是非难得产真胎”揭示了修行过程中摆脱世俗观念和是非判断的必要,只有在超脱人事纷争后,才能孕育出真正的道果。诗人进一步指出,“无明灭尽朝金阙,情欲俱忘拜玉阶”,无明(迷惑)消除,情感欲望消逝,修行者才能接近真理,朝向仙界般的境界。
最后两句“修炼直须烟火灭,为心低处有蓬莱”总结了修炼的终极目标——消灭凡尘烟火(象征世俗生活),在心灵深处找到宁静与仙境般的蓬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