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

斋庄修祀事,旌旆出郊闉。

薙草轩墀狭,涂墙赭垩新。

谋猷期作圣,风俗奉为神。

酹酒成坳泽,持兵列偶人。

非才膺宠任,异代揖芳尘。

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在斋戒庄重的氛围中举行祭祀仪式,旗帜飘扬出城门。
清理庭院狭窄,墙壁涂上新的赭红色涂料。
期望策划出伟大的策略,风俗尊崇他为神明。
祭酒洒在地上形成洼地,手持武器排列成偶数组合。
我并无才能却受此重任,他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芬芳的尘迹。
更何况我只是一个过客,在他的碑前泪水湿透了衣巾。

注释

斋庄:庄重严肃。
修祀事:举行祭祀。
旌旆:旗帜。
郊闉:城门。
薙草:清除杂草。
轩墀:庭院。
涂墙:粉刷墙壁。
赭垩:赭红色涂料。
谋猷:策略计划。
圣:圣人。
风俗:民间风俗。
神:神明。
酹酒:洒酒祭祀。
坳泽:洼地。
持兵:手持武器。
偶人:偶数组合。
非才:无才。
膺宠任:承受重任。
异代:不同时代。
芳尘:美好的声誉。
平津客:过客。
碑前:墓碑前。
泪满巾:泪水湿巾。

鉴赏

诗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通过对古迹的描绘与祭祀活动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传统美德的怀念。首句“斋庄修祀事,旌旆出郊闉”直接点明祭祀活动的庄重氛围和古代礼仪的恢宏景象。

接下来的“薙草轩墀狭,涂墙赭垩新”则描绘了祭祀场所的整洁与庄严,以及对历史遗迹的修缮工作。通过这些具体细节的描述,诗人传达出一种尊重传统、维护文化遗产的情怀。

“谋猷期作圣,风俗奉为神”表明了古代圣人的智慧和美德被后世所崇拜,并且融入到了民间习俗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里的“谋猷”指的是深思熟虑的智慧,“风俗”则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习惯与信仰。

“酹酒成坳泽,持兵列偶人”可能是在描绘祭祀时的一些具体活动,如斟酌美酒、排列仪仗队伍等,这些都显示了对历史人物的隆重纪念和崇敬之情。

“非才膺宠任,异代揖芳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赞扬与怀念。这里的“非才”指的是那些不平凡的人物,“膺宠任”则是说他们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异代揖芳尘”则是在说这些伟大人物即便在不同的时代,也能留下美好的声名。

最后,“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位旅途中的客人,在面对古碑时所产生的深情与感慨。这里的“况是”用来引出以下的情感变化,“平津客”强调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碑前泪满巾”则直接流露了诗人对于历史、对于英雄人物的无限思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场景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与怀念。

收录诗词(5)

杨嗣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仪凤

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

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

低昂多异趣,饮啄迥无邻。

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

闻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

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赠毛仙翁

天上玉郎骑白鹤,肘后金壶盛妙药。

暂游下界傲五侯,重看当时旧城郭。

羽衣茸茸轻似雪,云上双童持绛节。

王母亲缝紫锦囊,令向怀中藏秘诀。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搜奇缀韵和阳春,文章不是人间语。

药成自固黄金骨,天地齐兮身不没。

日月宫中便是家,下视昆崙何突兀。

童姿玉貌谁方比,玄发绿髯光弥弥。

满朝将相门弟子,随师尽愿抛尘滓。

九转琅玕必有馀,愿乞刀圭救生死。

形式: 古风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亭字

远目瞰秦坰,重阳坐灞亭。

既开黄菊酒,还降紫微星。

箫鼓谙仙曲,山河入画屏。

幸兹陪宴喜,无以效丹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万乘临真境,重阳眺远空。

慈云浮雁塔,定水映龙宫。

宝铎含飙响,仙轮带日红。

天文将瑞色,辉焕满寰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