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目瞰秦坰,重阳坐灞亭。
既开黄菊酒,还降紫微星。
箫鼓谙仙曲,山河入画屏。
幸兹陪宴喜,无以效丹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廉的作品,描绘了一场在九月重阳节时期举行的宴会。开头两句“远目瞰秦坰,重阳坐灞亭”表明了时间和地点,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坐在可以远眺秦岭的灞亭中。以下两句“既开黄菊酒,還降紫微星”则是对宴会上的景象进行描绘,黄菊花开,可能暗示着秋意渐浓,而紫微星之降,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超脱的气氛。
接下来的“箫鼓谙仙曲,山河入画屏”则是对宴会上音乐和自然景观的描写。箫是一种古代乐器,配合鼓声演奏着仿佛仙境中的音乐,而“山河入画屏”则形象地表达了周遭山水如同画中一般美丽。
最后两句“幸兹陪宴喜,无以效丹青”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宴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难以用语言描述这一切的无奈。这里的“丹青”通常指的是绘画中的鲜艳颜色,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画家那样,以丹青捕捉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宴会氛围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而又富有诗意的场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一次精彩演绎。
不详
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一作杨庶,与沈佺期同时。曾在尚书省任职,后为给事中。事迹见沈佺期《酬杨给事中廉见赠台中》诗。善属文。《全唐诗》存诗2首
万乘临真境,重阳眺远空。
慈云浮雁塔,定水映龙宫。
宝铎含飙响,仙轮带日红。
天文将瑞色,辉焕满寰中。
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
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似掌中珠。
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
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河势昆崙远,山形菡萏秋。
日月金轮动,旃檀碧树秋。
塔分鸿雁翅,钟挂凤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