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同仲坚采鹭鸶藤于午芹之东溪因咏诗见示前代诗人未尝闻赋此者此花长于田野篱落閒人视之与草芥无异是诗一出好事者将知所贵矣感叹之馀敬次其韵有与我同志继而述之不亦懿乎

微雨洒郊坰,百卉欣并育。

幽花发溪侧,閒错金珠簇。

徐看是鹭藤,香味浓可掬。

忍饥出新句,大笑负此腹。

遗落榛莽閒,采撷谁见蓄。

情知无俗姿,安能悦众目。

先生日来往,东溪路应熟。

一经题品馀,名字耀岩谷。

遇合良有时,不才异山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微雨中郊野的生机勃勃景象,以及与世无争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雨后花朵的生机与芬芳,以及鹭鸶藤的独特魅力。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以及对真正价值的深刻理解。

首句“微雨洒郊坰”,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雨滴轻轻洒落在广阔的田野上,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百卉欣并育”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百花齐放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幽花发溪侧,闲错金珠簇”描绘了溪边幽静之处,花朵如同金珠般错落有致,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诗人进一步通过“徐看是鹭藤,香味浓可掬”强调了鹭鸶藤不仅外表独特,其香气更是浓郁诱人,令人陶醉。

“忍饥出新句,大笑负此腹”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创造力,创作出新的诗句,享受其中的乐趣。这一句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艺术追求。

“遗落榛莽闲,采撷谁见蓄”则反映了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可能被忽视或遗忘,但它们的价值并不因此而减少。诗人通过这句话提醒人们,不应仅凭表面印象评价事物,而应深入探索其内在价值。

“情知无俗姿,安能悦众目”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美的坚持,认为真正的美不应迎合大众的喜好,而应保持其独特的姿态。这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审美观。

最后,“先生日来往,东溪路应熟”暗示了诗人的频繁造访,对东溪的熟悉,以及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一经题品余,名字耀岩谷”则赞扬了诗人的作品,使其名声传扬,如同在岩石山谷中闪耀。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超越。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揭示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吕氏用静斋

两崖夹嵯峨,一水中委蛇。

是閒有高人,静与山林期。

结茅并溪石,故迹司空遗。

因人爱其山,佳处应自知。

心閒境随胜,眼静山增奇。

寥寥丈室中,日用夫何为。

不书咄咄字,高咏休休诗。

无人书一编,有兴酒数卮。

便足一生了,安问蓍与龟。

依依中条云,梦想紫芝眉。

昨朝寄书至,谓我来何时。

急营买山钱,巳觉从君迟。

他年两绳床,分忍西山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蒲城董公余素不识其何如人也一日袖横轴所谓龙窝图者同仲坚来过而以诗见谒余雅不能文诗尤非所长者加之老病日久纵不避拙恶亦安能为他人摧肝肾耶渠请益坚余重违封意且念其勤姑因所见以叙之云耳

封生携客来,谒我蓬蒿里。

轩轩抗尘俗,不知谁氏子。

所主吾既贤,伊人亦云喜。

探怀出新图,一语烦举似。

蹇予不能文,三请意未已。

溪山有素期,入眼尽其美。

层云蔽重渊,万木夹两涘。

飞流泻绝壑,千丈垂幅纸。

馀霏散如雾,点滴乱纷委。

何物窍其傍,相传龙所止。

庙貌寄空山,何代为经始。

年深祭血乾,乱久谁复祀。

威灵昔所闻,对面隔千里。

诚通感必应,虽远犹在迩。

巍巍窟宅尊,安卧久不起。

何当洗甲兵,倒挽豳溪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其一)

负暄颓檐下,病骨喜新霁。

微风动天宇,木叶陨虚砌。

缅怀平生事,奔走愧非计。

投身田野閒,心迹得少憩。

时荣岂不慕,省躬自当逝。

薇蕨满春山,犹可以终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其二)

罢书掩关卧,窗牖乱清樾。

风枝惊宿鸟,扎扎畏颠越。

叶声走前庭,误听雨未歇。

不知霜巳重,但觉寒切骨。

耿耿不能寐,起坐候明发。

试问夜如何,虚檐转残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