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筦逐。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这是一首描绘夜宿西城时听闻远方歌声的诗句。其中“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筦逐”两句,通过夜晚独自一人在西城住宿的情境,捕捉到远处传来的梁州曲调,营造出一种孤寂但又不失乐趣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周遭环境巧妙结合,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深切情感。
“此时秋月满关山”一句,则是借助秋夜明亮的月色,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丰富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感,更暗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最后,“何处关山无此曲”一句,则是诗人基于自身的体验和情感,提出一个修辞式的问题。在这里,关山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一种意境,一种文化符号。诗人通过这样的提问,表达了对美好音乐在不同空间中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追求与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夜宿西城、听梁州曲的个人经历,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追求。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大自然的景色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不详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
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
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