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窗虚枕簟明,微觉早凉生。
深院无人语,长松滴雨声。
诗来禅外得,愁入静中平。
远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诗《早秋閒寄宇昭》是释保暹的作品,诗人以早秋清晨为背景,通过描绘寂静的环境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窗虚枕簟明”写出了清晨的明亮与宁静,窗户透亮,竹席清凉。接着,“微觉早凉生”进一步渲染了早秋的凉意,暗示季节更替。
“深院无人语,长松滴雨声”两句,通过深院的寂寥和长松滴雨的细节,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幽深的意境,显得格外静谧。诗人借助自然的声音,寓情于景,传达出内心的孤独和闲适。
“诗来禅外得,愁入静中平”这两句,诗人通过写诗的过程,表达了在禅定之外获得灵感,而在静谧中愁绪得以平息的心境。这既体现了禅修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诗人借诗排解愁绪的寄托。
最后,“远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宇昭的深深思念,认为彼此的相思之情可以在这样的静思中得到慰藉。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鬓毛垂似雪,无语答闲人。
拥衲坐终日,浮生知几春。
乘船应梦越,提锡记游秦。
半夜寒堂掩,磬声闻四邻。
石城秋月满,烟水冷萧萧。
战气悲千古,歌声散六朝。
萤飞宫草暗,霜白井桐凋。
竟日秦淮上,思贤莫可招。
默默疏林下,独知秋气浓。
半生犹是客,昨夜更闻蛩。
吟苦人成癖,年衰自长慵。
终期拂衣去,江上有诸峰。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