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三)

勋名既以高,祸患随以至。

轩冕等桎梏,古来同此事。

象齿及翠毛,兹身适为累。

咄哉若而人,生死如梦醉。

古人吾焉从,欲往无两翅。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的《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探讨了功名与祸患、权力与束缚、奢华与累赘之间的深刻关系,以及对人生虚幻本质的反思。

首句“勋名既以高,祸患随以至”,开篇即点明了功名与祸患相伴相生的道理,高高的功名之后往往伴随着难以预料的祸患。接下来,“轩冕等桎梏,古来同此事”进一步阐述了权力与束缚的关系,将官位比作枷锁,指出自古以来,权势与自由总是相对立的。

“象齿及翠毛,兹身适为累”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奢华生活如何成为人生的负担。象牙和翠鸟羽毛象征着富贵与华丽,但正是这些看似美好的事物,却成为了个人的累赘。

“咄哉若而人,生死如梦醉”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功名利禄、奢华生活的“若而人”的讽刺与批评,指出他们的生活如同一场醉梦,终将醒悟,但那时已为时晚矣。

最后,“古人吾焉从,欲往无两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于自身无法飞翔(即无法超越现实困境)的无奈。这句话暗示了诗人渴望找到一条超越功名利禄、奢华生活束缚的道路,但又意识到这是一条遥不可及的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功名、权力、奢华等主题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虚无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的强烈渴望。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四)

有翅亦安之,且学斥鴳雏。

栖迟一室间,究观古人书。

谁云古人远,朝夕同我居。

其言有若此,其心定何如。

见心不见面,令人发长吁。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五)

人心如人面,观人所宜慎。

古人心坦夷,改过岂尝吝。

今人心险艰,笔锋作刀刃。

古今人不同,光景同一瞬。

置此勿多谈,且复谈世运。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六)

世运有污隆,代谢由一气。

人身囿其中,草木共荣悴。

奈何桃李花,颜色图久媚。

所以特达人,每洒英雄泪。

百年未足凭,千载当可觊。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七)

所觊身后名,遗芬比猗兰。

身焉匪金石,讵傲霜雪寒。

不朽苟有托,年岁任其阑。

朝闻夕可死,用力非无端。

心至力靡逮,抚膺徒慨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