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与栽甫过崇效寺看牡丹多已披谢(其三)

莲根未长秦蘅老,况汝残开已不堪。

剩与桃梨同沆瀣,尚留蕉萃对瞿昙。

蝶阑向暝知谁过,燕语无眠却独谙。

错被玉人回靥看,不如飘泊满江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莲根未长秦蘅老”一句,用莲花尚未成熟而秦蘅(一种水草)已然衰老来比喻时间的迅速流逝和事物的易逝难留,表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悟。“况汝残开已不堪”进一步强调了牡丹花盛放之后即将凋谢的无常。紧接着,“剩与桃梨同沆瀣,尚留蕉萃对瞿昙”则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田园景象,其中桃、梨等果实已经成熟,而香蕉树下的叶丛还在对着那不见归来的时光(瞿昙,即佛教中的无尽之意,暗喻时间永无止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留恋。

“蝶阑向暝知谁过”一句,则通过蝴蝶在傍晚时分绕着花坛飞舞的情景,引出一个问题:这些美好之物谁能永恒?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无常的提问,也是诗人对于自己及身边事物命运的深刻反思。接着,“燕语无眠却独谙”则描绘了一幅夜晚燕子交织声响而诗人无法入睡,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的景象,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错被玉人回靥看,不如飘泊满江南”一句,通过“玉人”的形象隐喻美好而易逝的事物,并以其回首观看来强调对过去美好的留恋。而“不如飘泊满江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的无奈和放弃,以及选择了漂泊天涯去寻找心灵安顿之地的决心。这一句也暗示着诗人面对生命无常时所表现出的超脱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不再的感慨,以及在这种感慨中所体现出的悲凉与超然。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新定红渠阁

烟卷龙绡艳格殊,彩霞翻处好风俱。

几杯仙露含秋色,一曲蟾宫在画图。

雨送清香浮酒面,泉飞幽韵透城隅。

州民多有东南美,尽应嘉招入幕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新定郡斋寄孝叔二首(其一)后池荷

主人今向日边归,犹有清香满谢池。

为嘱西风莫摇落,不禁憔悴夕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新定郡斋寄孝叔二首(其二)赏春亭

花意知君改外台,乱红飞尽见苍苔。

纵教颜色明年在,前度刘郎肯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九日蕺山戒珠寺戏呈僚友

秦望山前晓雁斜,蕺山云外看黄花。

谁能蒂芥关心绪,且插茱萸伴物华。

岁计簿书宁有尽,日生公事了无涯。

樽前况有兵厨酒,不待兵厨酒亦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