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先生

长啸苏门石,行藏世莫知。

逍遥心迹远,寂寞姓名谁。

乡在无何有,时方不可为。

麒麟本神物,安得系而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在苏门山长啸,行踪和隐居的选择世人皆不知。
心境自由自在,名声却孤独寂寞。
家乡仿佛在虚无缥缈之处,而此时的时局又难以作为。
麒麟本是神异之物,怎能被束缚呢?

注释

长啸:大声呼啸,表达情感。
苏门:地名,苏门山。
行藏:行为和隐藏,指隐居或出仕的选择。
世莫知:世人不知道。
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心迹:心情和行踪。
寂寞:孤独寂寞。
姓名:个人的名字,这里暗指名声。
无何有:虚无缥缈的地方,形容家乡遥远或不存在。
时方:当前的时势。
不可为:难以有所作为。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和尊贵。
神物:神圣的物品或生物。
系而羁:捆绑或束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的《苏门先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长啸苏门石,行藏世莫知。”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苏门山中吟啸自得,行为隐蔽,不为世人所知,显示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的愿望。

“逍遥心迹远,寂寞姓名谁。” 逍遥的心灵轨迹渺茫难寻,连自己的名字也似乎无从追溯,这两句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

“乡在无何有,时方不可为。” 这里表明诗人虽然心中仍留恋着故乡,但现实中的时势使得无法实现归乡的愿望,因此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心境。

“麒麟本神物,安得系而羁。”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兽,这里比喻自己如同麒麟一般珍贵难求,不应被世俗的羁绊所束缚。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由和高洁品格的追求。

总体而言,司马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隐逸自適、超脱尘嚣的心境,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的心声。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走索

伎儿欲誇众,喜占衢路交。

系组不厌长,缚竿不厌高。

空中纷往来,巧捷如飞猱。

却行欠肤寸,倒絓连秋毫。

参差有万一,齑粉安可逃。

钱刀不盈掬,身世轻鸿毛。

徒资旁观好,曹偶相称褒。

岂知从事者,处之危且劳。

形式: 古风

邵不疑厅薜荔及竹

脩竹非俗物,薜荔亦嘉草。

树之君子庭,人来见逾好。

侵阶鹤胫细,缘壁龙鳞老。

纷披两疏翠,烟色宜秋早。

主人日封植,清风庶长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其一)

雾净金波溢,天开碧幕空。

夜寒虽料峭,春意自冲融。

熠熠枝上露,翛翛竹杪风。

暂还林野兴,不似畜樊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人苇花

葭菼迷河曲,高秋一番荣。

齐纨张野白,楚练照川明。

不夜月长皎,踰时雪未晴。

万仙霓帔合,千亩玉苗生。

漠漠波澜偃,茫茫沙碛平。

际空盐海竭,垂地塞云横。

日暖鸥无色,风高鹤有声。

逢君得嘲赋,岂愧束薪并。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