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李汤

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

宁知梅福在人间,独为苍生作仙吏。

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

山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

愿随黄鹤一轻举,仰望青霄独延伫。

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山阴访王许。

形式: 古风

翻译

茅氏经常讨论关于七位真人的记载,壶公喜爱讲述三座神山的故事。
谁能料到梅福其实活在人世间,独自作为百姓的仙官存在。
他每日服用丹砂使得骨骼自然清奇,皮肤像冰雪般洁净,心灵更加澄明。
山中的玉笋被视为仙家灵药,袖中藏着的白书上题写着养生之道。
我渴望跟随黄鹤轻松飞升,仰望着青天云霄独自久久站立。
你已知晓我生性喜爱骏马,何必要像王子猷雪夜访戴那样去山阴寻访王、许呢?

注释

茅氏:指热衷于道家学说的人,这里代指道士或修道者。
七真记:关于七位得道真人的记录或传说。
壶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常与悬壶济世的典故相关联。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宁知:岂知,哪里知道。
梅福:西汉末年隐士,后被传为得道成仙。
苍生:百姓,众生。
日服丹砂:服用丹药,古代认为丹砂可使人长生不老。
骨自清:指身体因修炼而变得纯净。
玉笋:比喻山中珍稀的药材。
素书:白色的书卷,常指仙家秘籍或养生之法。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象征升仙。
青霄:蔚蓝的天空,此指仙境。
好骏:喜爱骏马,比喻有高尚志趣或追求。
山阴访王许: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指王子猷雪夜乘兴访友的故事,这里比喻寻访高人雅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仙者在山中修炼的景象和心境。开篇“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两句,提到了修道之人对道术的探讨与传承,显示了作者对道家修炼之法有深入了解。

接着,“宁知梅福在人间,独为苍生作仙吏”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希望能够超脱尘世,成就仙体,以便利益众生的愿望。这里的“梅福”象征着清高和不染尘俗。

“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则形象地描述了修炼者通过服食丹砂,达到身心清净、容颜洁白、心性明澈的境界。这里的“丹砂”是道教修炼中常用的灵丹妙药。

“山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两句,描绘了山中的奇花异草(以玉笋为喻)以及诗人随身携带的养生之术,这些都是修炼成仙所必备的。

“愿随黄鹤一轻举,仰望青霄独延伫”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黄鹤一样,轻盈地飞升至天界,与道家追求的出神入化、超凡脱俗相呼应。

最后,“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山阴访王许”则是对一位朋友或同道(骏君)的友情致意,表明无需特地寻访那些隐居修炼的高人,因为彼此之间已经心有灵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超脱,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于道家仙境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送王居士游越

野性配云泉,诗情属风景。

爱作烂熳游,闲寻东路永。

何山最好望,须上萧然岭。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送孙侍御游越

不知持斧客,吟会是何情。

丹陛恩犹在,沧洲赏暂行。

江桡随月泛,山策逐云行。

佳句传零雨,诗流许盛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至洪沙弥游越

知尔学无生,不应伤此别。

相逢宿我寺,独往游灵越。

早晚花会中,经行剡山月。

形式: 古风

送张彝归长沙

早闻凌云彩,谓在鸳鹭俦。

华发始相遇,沧江仍旅游。

策名忘苟进,澹虑轻所求。

常服远游诫,缅怀经世谋。

片帆背风渚,万里还湘洲。

别望荆云积,归心汉水流。

兰苕行采采,桂棹思悠悠。

宿昔无机者,为君动离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