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
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开头两句“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其中,“宦路”指的是仕途、官职的道路,而“衔闲”则是悠闲自得,不再计较世俗纷争。“醉乡佳境兴方浓”则形容诗人在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心情愈发舒畅和激动。
接下来的两句“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景色。高大的竹林几乎要遮蔽天空,而“四壁寒山更闰冬”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深度刻画,表现出一种幽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独临官路易伤摧,从遣春风恣意开。
禅客笑移山上看,流莺直到槛前来。
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
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
山中只是惜珍禽,语不分明识尔心。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
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
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