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别(其九)

秋风动千里,游子何翩翩。

早行多所怀,慷慨私自怜。

严霜覆四野,明星出高天。

涕泪一以下,中道忽言旋。

踟蹰恋徒侣,不知身弃捐。

客从远方来,遗我缯綵笺。

故人俱白头,安得独盛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录别(其九)》。诗中描绘了游子在秋风中远行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人的思念。

首句“秋风动千里,游子何翩翩”,以秋风起兴,形象地描绘了游子在广袤天地间独自前行的景象,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

“早行多所怀,慷慨私自怜”两句,直接抒发了游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清晨出发,心中满载着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慷慨激昂中又带着深深的自怜。

“严霜覆四野,明星出高天”描绘了一幅寒冷而明亮的夜景,象征着游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希望。

“涕泪一以下,中道忽言旋”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偶尔回望故乡,心中涌起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归期。

“踟蹰恋徒侣,不知身弃捐”则进一步深化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留恋于旅途中的同伴,又担心自己是否会被遗忘或抛弃。

最后,“客从远方来,遗我缯綵笺。故人俱白头,安得独盛年”以朋友的来访和对老友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青春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游子在离别与重逢之间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间、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录别(其十)

昭昭秋素景,明月涵金华。

清酒照朱颜,中堂发高歌。

游子在外单,结交常苦多。

别离动白头,人生复几何。

悲风摇枯林,严霜携女萝。

新知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形式: 古风

录别(其十一)

高楼出浮云,零露缀绮疏。

明月照佳人,清光相有馀。

纷何下涕泪,纤纤结素书。

愿持千里心,托此双鲤鱼。

尊名不可处,白发难久居。

岂如及盛年,驾言归故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录别(其一)

眇眇远行客,绵绵思故乡。

悲风绕车鸣,浮云立马傍。

边城苦多阴,秋气激繁霜。

白日匿何时,四野一茫茫。

落木委空庭,游响拂閒房。

霏霏罗帷影,明月在我床。

起视河汉流,寥寥夜未央。

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彷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录别(其二)

大江多悲风,秋日澄清阴。

浮云无本根,天路难重寻。

故人一失所,结交良苦心。

游子易慷慨,抚剑吐哀吟。

白发行萧萧,繁霜悴我衿。

登城望四野,明月照北林。

悠悠委他乡,中怀安可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