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别(其十)

昭昭秋素景,明月涵金华。

清酒照朱颜,中堂发高歌。

游子在外单,结交常苦多。

别离动白头,人生复几何。

悲风摇枯林,严霜携女萝。

新知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录别(其十)》。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明月、清酒、高歌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人通过“游子在外单,结交常苦多”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交友的不易。接着,“别离动白头,人生复几何”则抒发了对别离之痛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悲风摇枯林,严霜携女萝”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主题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录别(其十一)

高楼出浮云,零露缀绮疏。

明月照佳人,清光相有馀。

纷何下涕泪,纤纤结素书。

愿持千里心,托此双鲤鱼。

尊名不可处,白发难久居。

岂如及盛年,驾言归故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录别(其一)

眇眇远行客,绵绵思故乡。

悲风绕车鸣,浮云立马傍。

边城苦多阴,秋气激繁霜。

白日匿何时,四野一茫茫。

落木委空庭,游响拂閒房。

霏霏罗帷影,明月在我床。

起视河汉流,寥寥夜未央。

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彷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录别(其二)

大江多悲风,秋日澄清阴。

浮云无本根,天路难重寻。

故人一失所,结交良苦心。

游子易慷慨,抚剑吐哀吟。

白发行萧萧,繁霜悴我衿。

登城望四野,明月照北林。

悠悠委他乡,中怀安可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录别(其三)

去日苦太易,游子无常家。

别离在俯仰,素雪以朱华。

驱车就颓景,明发泛黄河。

浮云媵余征,流飙激其波。

顾眄当中原,慷慨为悲歌。

千里一萧条,故乡复如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