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
筚圭苑里秋风后,平乐馆前斜日时。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宫墙废墟图景,行人经过这里,不禁为历史兴衰所留恋。诗中的“筚圭苑里秋风后”用了古代礼器筚圭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的沧桑,而“平乐馆前斜日时”则描绘出一幅黄昏落幕、太阳西下的寂寥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锢党岂能留汉鼎”指的是历史上的权臣无法永远掌控国家大权,类似于古代的汉鼎。这里通过历史的比喻,表达了对于权力的短暂和不可持久性的深刻认识。而“清谈空解识胡儿”则是对当时士人空谈无益、不能担当时代重任的批评。
最后两句“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通过对战争废墟和生命消逝的描绘,抒发了对于战争毁灭性与生命尊严的深切哀痛。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人间疾苦的情怀,是诗人站在古都洛阳城中,对于往昔荣光与现实颓废之间鸿沟所做出的感慨。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
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
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
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年光何太急,倏忽又青春。
明月谁为主,江山暗换人。
莺花潜运老,荣乐渐成尘。
遥忆朱门柳,别离应更频。
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
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兽垆凝冷焰,罗暮蔽晴烟。
自是求佳梦,何须讶画眠。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