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春霖作寄友

应龙迁南方,霪雨备江干。

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

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

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

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

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

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

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

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

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应龙飞往南方去,连绵阴雨笼罩江边。
低头望去平原消失,抬头只见高山隐藏在云中。
阴冷的风收敛了温暖的气息,残月显得格外清寒。
季节鸟收起了美妙的歌声,百花也略微凋零。
万条河流汇入江湖,日日夜夜波涛汹涌。
多时未见诸位友人,心中寂寞无处寻欢。
独自饮酒权作自娱,弹琴却不知为谁而弹。
弹奏一曲愁雨之引,曲终仍是长叹连连。
这叹息源自对景物的感触,谁能理解它的起始。
写下心怀寄给心意相通的人,言辞竭尽而意犹未尽。

注释

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能兴云致雨。
霪雨:连绵不停的雨。
江干:江边。
平陆:平坦的陆地。
崇峦:高峻的山峰。
阴风:寒冷的风。
暄气:温暖的气候。
时鸟:随着季节迁徙的鸟。
戢:收敛。
万流:众多的河流。
波澜:波浪。
数君:几位朋友。
旷不接:长时间没有相聚。
对酒:面对着酒。
援琴:弹琴。
愁霖引:表达愁雨情绪的曲子。
永叹:长叹。
感物:因外界事物触动情感。
端:开始,源头。
写怀:抒发情怀。
词极:言辞达到极点。
意未殚:意思还没有完全表达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连绵细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寂感。"应龙迁南方,霪雨备江干"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写到长久的春雨如同应验了天意,充盈在江岸边,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

接着“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两句,通过高低视角的转换,展现了春雨中的山水变幻和诗人的情感流动。"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则是进一步描写春日的萧瑟与孤独,而“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一句,更强化了季节更迭中生命力的脆弱和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在“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之后,"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随后的“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是诗人在寂寞中寻找慰藉之举,但这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

"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一句,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强调了诗人的愁绪和叹息。而“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深化,表明这份忧伤源自于与世事万物的感应,却又难以为他人所理解。

最后,“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两句,是诗人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思念和情感,虽然语言已经到达了极致,但内心的感慨却依然无法完全倾诉。整首诗构建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空间,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怀紧密相连,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感悟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望倚帝山

楚服多奇山,灵表先倚帝。

孤秀白云里,青冥何崇丽。

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霁。

远峰列在目,杳与神襟契。

倏忽遗世间,宛如再登诣。

伊予抱斯志,代处人烟闭。

何事牵俗网,悠然负芝桂。

朅来从隐沦,式保羡门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

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览古十四首(其一)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

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丝。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

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

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

弛张固天意,设教安能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览古十四首(其二)

兴亡道之运,否泰理所全。

奈何淳古风,既往不复旋。

三皇已散朴,五帝初尚贤。

王业与霸功,浮伪日以宣。

忠诚及狙诈,殽混安可甄。

馀智入九霄,守愚沦重泉。

永怀巢居时,感涕徒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