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其二)秋燕

乌衣瘦损来时影,天涯艳游应遍。

玉树荒烟,金陵剩粉,惆怅舞裙歌扇。闲抛翠剪。

吊六代斜阳,故侯宫苑。

冷入江南,一襟疏雨暮愁远。

匆匆芳事易了,早梧桐坠叶,风露催晚。

草信霜前,杨花梦里,凉煞绮罗深院。红丝待饯。

算客久思归,幕巢栖倦。落尽香泥,月残帘未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其二·秋燕》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通过对乌衣巷的描绘和对秋燕的刻画,表达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人生感慨。首句“乌衣瘦损来时影”,以乌衣巷的破败和燕子的瘦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接下来,“天涯艳游应遍”描绘了往昔繁华的景象,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玉树荒烟,金陵剩粉,惆怅舞裙歌扇”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凄凉景象的惋惜。“闲抛翠剪”则寓言了岁月的无情流逝,以及对故国宫殿的追忆。“冷入江南,一襟疏雨暮愁远”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透露出词人深深的忧愁。

下半阕,词人通过“匆匆芳事易了”感叹时光飞逝,秋叶飘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草信霜前,杨花梦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红丝待饯”暗指离别,表达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算客久思归,幕巢栖倦”流露出词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羁旅之苦。

结尾“落尽香泥,月残帘未卷”以景结情,形象地展示了词人面对残月和未卷的帘幕,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尽的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黄燮清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剪秋罗

磁盆略带萧疏意。染得秋如绮。猩痕点点雨中看。

认是西风残泪湿齐纨。苏娘机杼回文倦。

移近帘栊玩。一丝丝织可怜红。

输与茜纱裙上绣芙蓉。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玉簪

幽茎贴切烟痕重。点缀苍苔空。半墙残月太朦胧。

留得几枝疏影盖啼蛩。水晶帘底才梳掠。

松插蝉云薄。钗头阁住露华香。

只觉一分秋在鬓丝凉。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喝火令

画带愁时影,诗藏别后笺。朱楼人去绿阴圆。

剩有一双飞燕,占住旧秋千。

玉梦谁招得,银河但渺然。模糊心事十年前。

记得黄昏,记得藕花天。

记得酒醒时候,罗幌月如烟。

形式: 词牌: 喝火令

徵招.檐马

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

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愁人眠正苦。

误听了、一铃微雨。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

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开帘频看取。

只楼外、疏星三五。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形式: 词牌: 徵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