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空上人归育王

生涯挑上古藤梢,归心飞渡鄞江潮。

长安贵人足官府,不似育王山色高。

山前山后松风岑,一衲无尘双蹻轻。

月寒濯足半溪玉,日净穿林两袖云。

吾生浪走踰千里,天涯踏破青鞋底。

谁令插脚堕红尘,只恐愈深收不起。

千载此山端有期,翩翩清梦随君飞。

他年拄杖叩泉石,莫认此翁作生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空上人的僧侣归返育王山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生涯挑上古藤梢,归心飞渡鄞江潮”,以“挑上”、“飞渡”等动态词,形象地描绘了空上人踏上归途的急切心情,仿佛他的心已跨越鄞江,直达育王山。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生涯的平凡与归心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长安贵人足官府,不似育王山色高”,通过对比长安的繁华与育王山的静谧,表达了空上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感。长安作为政治中心,象征着权力与富贵,而育王山则代表了自然与宁静,两者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空上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颈联“山前山后松风岑,一衲无尘双蹻轻”,进一步描绘了育王山的自然风光,松风的轻拂与僧人穿着的简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里的“一衲无尘”与“双蹻轻”都暗示了空上人内心的纯净与自在。

尾联“吾生浪走踰千里,天涯踏破青鞋底。谁令插脚堕红尘,只恐愈深收不起”,表达了空上人对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的无奈。他感叹自己在世间奔波千里,最终却深陷红尘,难以自拔。最后一句“翩翩清梦随君飞。他年拄杖叩泉石,莫认此翁作生客”,则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未来能像梦境般自由,即使年老,也能以拄杖叩访山泉石,成为真正的山中隐士,不受世俗拘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空上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的疏离以及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赠僧师能

稽首十方大医王,乞我太素灵枢方。

无朱无墨无文章,不用桂朮参芝香。

亦非山泽川原良,非丸非散仍非汤。

勺撮铢两何能量,寻源不出羲农黄。

岐伯伊叟无交相,而况韩孟陈吴杨。

一切灵府常含光,不属心脾肝胆肠。

倏忽六猴窥六窗,心花撩乱空飘飏。

三界六趣横颠狂,六交十习纷踉蹡。

中此疾者何茫茫,尔出何策能相当。

此魔跋扈真强梁,汗流卢扁走且僵,眼乱孙陶惊而跄。

温寒燥湿翻阴阳,君臣佐使徒慞惶。

我发刀匕非寻常,应證取效无参商。

临济一击雷横撞,德山一喝龙腾骧。

荒郊解使枯骨强,龙盘虎绕嬉迷藏。

明月堂中启秘囊,一服甘露玻璃浆,大千世界都清凉。

此药亟咽不必尝,一粒中裹千金刚。

炮爁炙煿谁精详,听取露柱声琅琅。

西溯江汉浮潇湘,呼将石人撑铁航。

药囊抛向江中央,长风落日云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南道人

露水班白未全白,长江大湖喜为客。

西风渐少北风多,脚底路声行格格。

一袍两蹻都无馀,腰间一二三葫芦。

生涯如此祇如此,如此如此无他须。

红黄瀰漫杂奔走,观旁亦有可人否。

公卿将相总不问,蓑衣铁拐岂无有。

青山绿水逢迎时,亟来相报令吾知。

戴起一顶青蒻笠,拖将七尺紫藤枝。

因缘渺茫多阻隔,斯人吾前亦不识。

且吞溪玉濯心神,更揽月轮摩眼力。

摩到无明醉梦醒,挹袖拍肩须有人。

形式: 古风

赠开怀道人

达磨只履投西归,一只乃为汝所持。

汝持此只将奚为,十方三世包无遗。

大挠十干十二支,衍作六十花参差。

释迦佛亦不出斯,丈六身外还属谁。

七十九年略可推,无始劫来何从知。

可满盛著琅琊儿,任汝胎年月日时。

乌窠披上粗缯衣,龙尾引入黄金墀。

平川袤野观游丝,东西南北随风飞,水流云在俱迟迟。

凡度眼者都忘机,一物今古长光辉。

无头无尾无骨皮,无男无女无妾妻,无肝无胆无心脾。

大率一切皆无之,太空赤立孤悽悽。

珞琭忽见全如痴,何况吕李杨徐奚。

我命居申西南维,我身在未正直西。

腊月三十日到来,此身此命成烟霏。

捲起卦盘收卦棋,梅轩共看花阴移。

形式: 古风

何处难忘酒(其一)

何处难忘酒,蛮夷太不庭。

有心扶白日,无力洗苍溟。

豪杰将斑白,功名未汗青。

此时无一盏,壮气激雷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