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

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

织成双锁簟,寄与独眠人。

卷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

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

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

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精美的物品——簟,它由竹子制成,通过比较生动,如同霜冻一般锋利。诗人将这种珍贵的簟寄给远方独自眠卧的人,表达了对其技艺和用心的赞赏,同时也寓意着对遥远之人的思念。

"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筜。织成双锁簟,寄与独眠人。" 这几句诗描绘了簟的制作过程,以及它的珍贵和精致。蕲春指的是蕲州的春天,这里的笛竹特指制簟的竹子;霜刀比喻切割竹子的刀锋之锐利;双锁簟则形容其工艺之精细。

"卷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 这几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簟的美好与珍贵。它在筒中时可以卷起来,如同一封信;展开后则成为席上之珍。滑如铺薤叶形容其光滑细腻,冷似卧龙鳞则形容其清凉如冰。诗人还强调了簟适合湿润的环境,不受尘埃的侵染。

"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这种簟在酷热之地的重要性,似乎它是抵御炎热不可或缺的东西。这里的“通州”指的是古代的通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部分地区,“炎瘴”形容夏季的高温和潮湿。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手工艺品的欣赏,更通过这种精致的小物件表达了对遥远之人的思念,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对此类物品的依赖。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晚归早出

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

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何处台无月,谁家池不春。

莫言无胜地,自是少闲人。

坐厌推囚案,行嫌引马尘。

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晚岁

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

身为百口长,官是一州尊。

不觉白双鬓,徒言朱两轓。

病难施郡政,老未荅君恩。

岁暮别兄弟,年衰无子孙。

惹愁谙世网,治苦赖空门。

揽带知腰瘦,看灯觉眼昏。

不缘衣食系,寻合返丘园。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病容衰惨澹,芳景晚蹉跎。

无计留春得,争能奈老何。

篇章慵报荅,杯宴喜经过。

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

敢辞携绿蚁,只愿见青娥。

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