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七)

青溪溪上路,书剑此栖迟。

凉月穿衣褐,寒波照鬓丝。

古桐传贺若,横玉犯龟兹。

不为伤秋老,孤吟自可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晚在青溪边的所见所感。首句“青溪溪上路,书剑此栖迟”点明地点与心境,诗人仿佛寄居于此,以书剑为伴,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凉月穿衣褐,寒波照鬓丝”两句,通过月色、水波与诗人衣着、鬓发的对比,营造出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

“古桐传贺若,横玉犯龟兹”两句运用典故,古桐与贺若、横玉与龟兹,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音乐与文化,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敬仰。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也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不为伤秋老,孤吟自可悲”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并不因年华老去而感到悲伤,而是选择独自吟唱,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在秋晚时分的独特心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九)

虫壁话秋阑,西斋日已寒。

阶鸣辞故叶,水击跕飞翰。

路接千峰榭,潮通百丈滩。

葛仙无处觅,我欲问烧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十一)

萧索已秋色,空濛欲暮天。

平芜荒树外,疏柳断桥边。

山暝残云合,波停碎月圆。

眼前森万境,忽忽暗彫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府尹虚谷先生和徐子英韵并寄徐子英(其二)

袖手阑干独倚楼,暂舒倦眼对沧洲。

云山劝我閒方住,声利萦人懒即休。

后世岂无青史笔,浮生那欠赤泉侯。

岩幽得似铜驼陌,粟饭藜羹却易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夜坐

风叶夜萧骚,寒灯照寂寥。

冷泉和月汲,残叶带霜烧。

半白吟髭茁,馀红醉脸潮。

旧来樵牧地,小隐不须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