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怀天台

竹斋睡馀柘浆清,麟凤诱我劳此生。

勿忆天台掩书坐,涧云起尽红峥嵘。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竹斋午睡后,柘木浆水清澈宜人。
麒麟凤凰般的理想吸引我,让我此生为之付出努力。

注释

竹斋:竹制的小屋。
柘浆:柘木制成的清甜饮料。
劳此生:为此生活付出辛劳。
天台:道教名山,这里指隐居之地。
掩书坐:合上书本静坐。
涧云:山涧中的云雾。
红峥嵘:红色的山峰显眼而壮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景象,诗人躺在竹制的床榻上,享受着柘浆清凉的滋润。"麟凤诱我劳此生"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物欲横流所带来的困扰与劳累的感慨。

接着,"勿忆天台掩书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在天台山中闭门谢客、潜心读书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勿忆”并不意味着忘记,而是说尽管现在不在那个环境,但内心依然珍视那份宁静与专注。

最后,"涧云起尽红峥嵘"一句,则描绘了山中的溪流和云雾,以及山峰的壮丽景色。这里的“红峥嵘”形容的是夕阳下的山色,既有自然美,也蕴含着诗人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知识学习、精神追求的重视。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山水之美和隐逸之情。

收录诗词(176)

陈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号:三教布衣
  •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约公元812—约885年

相关古诗词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

乱山沧海曲,中有横阳道。

束马过铜梁,苕华坐堪老。

鸠鸣高崖裂,熊斗深树倒。

绝壑无坤维,重林失苍昊。

跻攀寡俦侣,扶接念舆皂。

俛仰慄嵌空,无因掇灵草。

梯穷闻戍鼓,魂续赖丘祷。

敞豁天地归,萦纡村落好。

悠悠思蒋径,扰扰愧商皓。

驰想永嘉侯,应伤此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海昌望月

何处无今夕,岂期在海头。

贾客不爱月,婵娟闲沧洲。

浩然伤岁华,独望湖边楼。

烟岛青历历,蓝田白悠悠。

谁无破镜期,繄我信虚舟。

谁无桂枝念,繄我方摧辀。

始见弯环春,又逢团圆秋。

莫厌绫扇夕,百年多银钩。

今盘谁雕镌,玉窟难冥搜。

重轮运时节,三五不自由。

疑抛云上锅,欲搂天边毬。

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

兔子树下蹲,虾䗫池中游。

如何名金波,不共水东流。

天花辟膻腥,野云无边陬。

蚌蛤乘大运,含珠相对酬。

夜鹊思南乡,露华清东瓯。

百宝安可觑,老龙锁深湫。

究究如情人,盗者即仇雠。

海涯上皎洁,九门更清幽。

亭亭劝金尊,夜久喘吴牛。

夷俗皆轻掷,北山思今游。

雁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

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

四海尚白身,岂无故乡羞。

壈坎何足叹,壮如水中虬。

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

中途丧资斧,两地生繁忧。

一杯太阴君,鹪鹩岂无求。

明日将片叶,三山东南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涂山怀古

落拓书剑晚,清秋鹰正笼。

涂山间来上,敬爱如登龙。

览古觉神王,翛然天地空。

东南更何有,一醉先王风。

惟昔放勋世,阴晦彻成洪。

皇图化鱼鳖,天道漂无踪。

帝乃命舟楫,掇芳儒素中。

高陈九州力,百道驱归东。

旧物复光明,洪炉再埏镕。

经门不私子,足知天下公。

亮曰那并生,唐虞禅华虫。

兹山朝万国,一赋寰海同。

十载有区宇,秋豪皆帝功。

垂衣不骄德,子桀如何聋。

握发闻礼贤,葺茅见卑宫。

凡夫色难事,神圣安能恭。

道隐三千年,遗芳播笙镛。

当时执圭处,佳气仍童童。

海屿俨清庙,天人盛祇供。

玄恩及花木,丹谶名崆峒。

异代草泽臣,何由树勋庸。

尧阶未曾识,谁信平生忠。

恨不当际会,预为执鞭僮。

劳歌下山去,怀德心无穷。

形式: 古风

钱塘对酒曲

风天雁悲西陵愁,使君红旗弄涛头。

东海神鱼骑未得,江天大笑闲悠悠。

嵯峨吴山莫誇碧,河阳经年一宵白。

南州彩凤为君生,古狱愁蛇待恩泽。

三清羽童来何迟,十二玉楼胡蝶飞。

炎荒翡翠九门去,辽东白鹤无归期。

鸱夷公子休悲悄,六鳌如镜天始老。

尊前事去月团圆,琥珀无情忆苏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