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朱放山人

野人未相识,何处异乡隔。

昨逢云阳信,教向云阳觅。

空闻天上风,飘飖不可觌。

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早晚从我游,共携春山策。

形式: 古风

翻译

未曾相识的隐士啊,来自何方异乡被阻隔。
昨天偶得云阳来的信,让我去云阳寻访探望。
只听说他在风云之上,行踪飘忽难以相见。
或许不是那位老当益壮的智者,可能是那逍遥的隐逸高人。
何时能与他一同游历,携手共登春日的山岭。

注释

野人: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未相识:不曾认识。
异乡隔:身处不同的地方,难以相遇。
云阳信:来自云阳的书信或消息。
教向:指示、告知去向。
空闻:只听说,未曾亲见。
天上风:比喻高远或难以捉摸的地方。
飘飖:摇摆不定,形容行踪不定。
不可觌:无法相见,觌意味着见面。
矍铄翁:精神矍铄的老者,比喻有智慧的老人。
或是:可能是。
沧浪客:指隐居水边的高士,象征超脱世俗的人。
早晚:何时,不确定的时间。
从我游:跟随我一起游历。
共携:一起拿着。
春山策:春日登山的杖,也代指游山玩水的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居山林之士的探寻与邀约。开篇“野人未相识,何处异乡隔”,表现了诗人对于山中隐者身份和所在位置的好奇與不解。紧接着,“昨逢云阳信,教向云阳觅”则表明诗人通过书信得知隐者的消息,并尝试寻访。此处“云阳”或许是指隐者居住的地方,亦或是某种象征性的地名。

第三、四句“空闻天上风,飘飖不可觌”,形容山中风景,以及诗人无法准确把握那股风的来源与方向。这里,“天上风”可能比喻着隐者的高洁或是某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则进一步猜测隐者可能是一位道行高深之人,或者是江湖上的游历之士。

末了,“早晚从我游,共携春山策”,诗人发出邀约,希望这位隐者不论何时都能与自己一同漫游于春日的山林中,“共携春山策”则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以及想要分享这种体验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探寻隐者的行踪和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问遥山禅老

天与松子寿,独饮日月精。

复令颜子贤,胡为夭其生。

吾将寻河源,上天问天何不平。

我将诘仙老,大道无私谁强名。

仙老难逢天不近,世人何人解应尽。

明朝欲向翅头山,问取禅公此义还。

形式: 古风

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

新阳故楼上,眇眇伤遐眷。

违世情易忘,羁时得无倦。

春归华柳发,世故陵谷变。

扰扰陌上心,悠悠梦中见。

苍林有灵境,杳映遥可羡。

春日倚东峰,华泉落西甸。

钟声在空碧,幡影摇葱茜。

缅想山中人,神期如会面。

别离芳月积,岐路浮云遍。

正□入空门,仙君依苦县。

隳形舍簪绂,烹玉思精鍊。

事外宜我心,人间岂予恋。

身遗世自薄,道胜名必贱。

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兵后西日溪行

一从清气上为天,仙叟何年见乾海。

黄河几度浊复清,此水如今未曾改。

西寻仙人渚,误入桃花穴。

风吹花片使我迷,时时问山惊踏雪。

石梁丹灶意更奇,春草不生多故辙。

我来隐道非隐身,如今世上无风尘。

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饭松得高侣,濯足偶清津。

数片昔贤磐石在,几回并坐戴纶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