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船泊水中,烟雨凄寒,洞庭湖上,霜落细微。
月光皎洁,移舟前行,夜晚宁静,魂牵梦回。
悄然间海风拂过,萧瑟中大雁南飞声声可闻。

注释

水宿:在水中过夜,指船泊水上。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雾般。
洞庭:洞庭湖,中国著名淡水湖。
霜落微:轻微的霜冻开始降落。
月明:月光明亮。
移舟:移动小船,指启程。
夜静:夜晚非常宁静。
魂梦归:心灵或梦境回归,指思念家乡或亲人。
暗觉:不知不觉间感觉到。
海风度:海风轻轻吹过。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声。
闻雁飞:听到大雁飞行的声音,雁常作为思乡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的湖上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情境。开篇“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两句,通过对水面上烟雾与细小霜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清冷和淡远之感,给人一种季节转换的感觉。

接着,“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两句,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借着明月,轻轻摇动小船离岸而去。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向往。

最后,“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两句,更进一步加深了秋夜的寂寥与广阔。微弱的海风似乎在提醒着什么,而远处传来的雁鸣声,则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夜静谧美景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巴陵别刘处士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形式: 古风

风凉原上作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

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

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

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

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

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