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形式: 古风

翻译

广阔的荒野上充满凄凉的风,嗖嗖作响的是枯黄的蒿草。
我把马拴在白杨树旁,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那些曾是战友的人,如今相遇都已年老体衰。
向北登上汉朝的陵墓,向南眺望通往长安的道路。
下面有枯死的树根,上面有鼯鼠的巢穴。
高祖的子孙都已经不在了,千年过去这里再无人迹。
珍贵的宝玉屡遭盗掘,亡灵对此又能如何呢?
人生应当看透命运,有酒就该畅饮高歌。

注释

旷野:广阔的野外。
饶:充满。
悲风:凄凉的风。
飕飕:风声。
黄蒿草:枯黄的蒿草。
系马:拴马。
倚:靠。
白杨:一种树名。
怀抱:内心的情感或想法。
所是:所说的是。
同袍者:战友,一同穿军装的人。
相逢:相遇。
尽衰老:全都变得年老。
北登:向北登上。
汉家陵:汉朝的皇陵。
南望:向南眺望。
长安道:通往长安的道路。
下有:下面有。
枯树根:干枯的树根。
上有:上面有。
鼯鼠窠:鼯鼠的窝。
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子孙尽:后代都不在了。
千载:千年。
无人过:没有人来。
宝玉:珍贵的玉器。
频发掘:经常被挖掘。
精灵:亡灵,灵魂。
其奈何:又能怎么办。
人生:人的生命历程。
须达命:应当看透命运。
有酒:如果有酒。
且:就该。
长歌:畅饮高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伤与怀旧的情感。开篇“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设定了一个萧瑟的秋天景象,风吹过荒野,带着悲凉之意,黄蒿草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紧接着“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停下马匹,靠在白杨树下,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怀抱和感受。

随后的“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则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时光易逝的无奈。诗人与昔日穿着相同军装的战友重逢时,却发现彼此都已两鬓斑白,岁月沧桑。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诗人登上古代汉朝帝王的陵墓,向南眺望通往长安(今陕西西安)的道路,这里蕴含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描绘出一幅荒凉图景,枯萎的树根和藏身其中的小动物——鼯鼠的洞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后裔断绝以及历史长河中某些事件或人物被彻底遗忘的感慨。诗中的“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则是对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被挖掘出来的珍贵遗物和精神世界的哀叹,似乎在问这些被重新发现的宝玉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又该如何去理解和珍视。

最后,“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是诗人对于生命态度的一种总结。面对无常的人生,诗人主张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既然有酒,就应该尽情地唱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长歌。这一句也是整个诗篇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记忆的追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历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风凉原上作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

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

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

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

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

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代扶风主人答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傍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脩。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夜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