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竹径度知还桥入文漪堂

遥冈织丛翠,导我穿羃历。

鸟倦亦知还,况乃游人屐。

窈窕得平桥,夷犹坦缃席。

相慰目已饱,相劳足初息。

有酒故可呼,无酒茗亦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穿行于竹径,最终到达知还桥,再进入文漪堂的旅程。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流露。

首先,“遥冈织丛翠,导我穿羃历”,远山如织,绿意盎然,引领着诗人穿过密林,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这里的“遥冈”、“丛翠”、“羃历”(密林)都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神秘。

接着,“鸟倦亦知还,况乃游人屐”,诗人以鸟儿归巢来比喻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旅途劳顿的感慨。这里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的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共鸣性。

“窈窕得平桥,夷犹坦缃席”,诗人穿过曲折的小桥,来到了一片平坦开阔之地,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这里的“窈窕”(曲折)与“夷犹”(平坦)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旅途中的变化与转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由紧张到放松的过程。

“相慰目已饱,相劳足初息”,诗人的眼睛得到了满足,心灵得到了慰藉,脚步也得到了休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身体上的舒适,更体现了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最后,“有酒故可呼,无酒茗亦得”,无论是酒还是茶,都能成为旅途中的美好伴侣。这句话既是对物质享受的肯定,也是对精神寄托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高雅品味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先月亭后拥竹前俯广心潭

初日固自雄,不如初月色。诸岭犹黯■,此亭最先得。

微辉现眉宇,潜颖窥间隙。

丛筱玉破碎,澄波金融液。

呼杯一受之,晶荧若珠珀。

使我肺腑间,廓如广寒宅。

形式: 古风

答寄屠长卿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

之子非倾盖,兴辞远相媚。

谬以良璞珍,入眼岂为贵。

余本崎嵚者,失身堕文艺。

龙卧苟不坚,奔走成晚岁。

雕虫不利人,浮讥满天地。

昌歜栖江沚,谬中圣贤嗜。

愧无琼玖报,赠言或可继。

一念百里间,春荣与秋悴。

范生始文苑,班公仅循吏。

毋以簿牍烦,此中有精意。

形式: 古风

为张叟题听庵

山神饶伎俩,时时恶声进。

吾子既庵居,不闻亦无尽。

云胡以听名,徒然扰方寸。

自言百不入,一唯天是信。

既传天听卑,复道天语近。

五十命已知,六十耳当顺。

自此从心年,的应无悔吝。

我语君莫听,君听我当论。

何以绝听根,悠然空五蕴。

形式: 古风

张山人寓侯先生适园得诗廿二首见示因留宿我弇州园五日而赠以此诗

读君适园诗,留君弇园住。

试拈弇园景,何如适园趣。

往往清夜游,亦有曹刘句。

所少但乳柑,乞栽三百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